文档详情

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揪尾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84KB
约3页
文档ID:359444783
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揪尾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1/3

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揪尾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揪尾巴游戏规则2. 学习团队协作,共同实现游戏目标3. 发掘孩子个人潜力,促进自我认知技能目标1. 培养儿童亲子沟通与互动的能力2. 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3. 培养儿童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 促进儿童身体协调与大肌肉运动能力的提高情感目标1.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2. 增强儿童对团队和集体的归属感3. 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4. 增强亲子感情的联系二.教学内容游戏简介揪尾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游戏,它可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大肌肉运动能力,自信心和自尊心也能够在游戏中得到提高游戏规则1. 游戏人数不限,但建议每场游戏不超过20人2. 准备一个尾巴小球,并将它绑在一条魔术带上(或者用布条代替尾巴小球),依次每个人夹在腰间,确保距离相等3. 一开始,任意一名玩家拿到尾巴小球,然后追逐其他的玩家4. 被追赶的玩家可以相互协调往相反的方向追赶,同时还可以通过抢夺或插入别人的尾巴来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5. 游戏结束的标志是,除最后一名幸存者外,其他玩家的尾巴都已被抢走游戏目标1. 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大肌肉运动能力。

2. 发扬探究精神,锻炼适应不同情境的应变能力3.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4. 促进儿童沟通交流,增进亲子感情5. 培养儿童心理品质,如自信心、自尊心等三.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前,要向孩子们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1. 游戏的目标是抢夺其他玩家的尾巴,成为最后幸存者2. 每个玩家要夹在腰间的魔术带里,不能举手或将魔术带脱下3. 玩家之间可以相互协调追逐或抢夺尾巴,但要确保安全4. 在游戏中,要维持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合作氛围步骤2:开展游戏游戏开始后,引导现场所有人玩家按照游戏规则展开游戏,活动过程中,要给予现场的孩子们关注和指导,并注意疏导好孩子们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以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体验步骤3:引导游戏反思游戏结束后,要组织现场的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针对游戏过程和体验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游戏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同时,也能够了解游戏中自己和别人的表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对自己的认知和心理品质四.教学反思教学成果在本次教学中,孩子们体验了揪尾巴游戏,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大肌肉运动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了游戏目标。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差异较大,难以全面掌握每个孩子的表现,有些孩子明显比其他孩子要快一些,有些孩子对规则的理解比较模糊有些家长也存在对游戏规则和孩子的指导不够细致的情况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精细化教学环节的设计,增加亲子互动时间,更多地协助家长观察孩子和游戏的互动,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多一些随时帮助孩子们理解游戏规则的时间,不断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增加活动的乐趣和成长体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