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科学入门复习资料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3页
文档ID:479816840
七年级科学入门复习资料_第1页
1/3

第一章 科学入门复习资料一、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 学习科学的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测 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二、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1毫米=103微米 1微米=103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 2、 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 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 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 计值。

一定要估读)④ 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注意:页和张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曲线长度 = 轮的周长 × 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三、体积的测量: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毫升(mL)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 = 1000000立方厘米 = 109立方毫米1升 = 1立方分米 = 1000毫升 = 1000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量杯或米尺; ①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②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使用:①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放平稳: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③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大,俯视时读数偏小)4、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1)在量筒中加一定量的水,记下此时体积V1(2)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读数V2(3)物体的体积V物 = V2 — V1 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四、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3、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相平.(4)记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或 负二十摄氏度4、 体温计的量程是35℃— 42℃ ,最小刻度为0.1℃。

特点:玻璃泡上方有缩口,用前需甩,离开人体读数五、质量的测量:1、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克(g),吨,斤,两,毫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3、实验室里常用 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 托盘天平.4、 托盘天平的使用:(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处 (3) 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注意:调平后,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再动)(4) 称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5) 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注意: 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会造成称量结果偏大 (6)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5、 称质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称量的物体质量很小时,可取多个这样的物体进行测量,得出总质量,然后除以个数,就得出了单个物体的质量如: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或小零件的质量(2)补差法:1)先测量容器的质量m0 , 2)将待测液体倒入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3) 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 = m总 - m 0 如:测某液体质量(若将1、2步骤颠倒测量值将偏小——空烧杯将沾水,m0将偏大)六、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沙漏、燃香1、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①时刻:指瞬时时间中的某一点,如现在时间是9时30分,9时30分就是时刻②时间间隔:是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长短,如上午8时上班,l2时下班,上午上班4小时,4小时就是时段2、单位: 秒(s). 常用的还有分、时、天、月、年等换算关系是:1天=24小时,1小时=60分=3600秒3、测量工具:钟、表; 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秒),并将它们相加。

它的准确值为0.1秒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讨论交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