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流泪”感受真情 细品人生路上的真情 朱自清的《背影》以其文风的朴实、细腻和情感的真挚、深切而享誉文坛,至今读来仍是令人唏嘘不已 文中写到了“我”的四次流泪,在这四次流泪中有三个很显著的语句矛盾:流泪,怕和不怕被父亲看见流泪,怕和不怕被他人看见流泪,关系着生和死这些凸出的语句矛盾让阅读平添了很多生涩感,从而需要我们倾注心力去抚平,在这抚平的同时走入文本就越深,距离作者也就越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语句矛盾恰恰能够组成我们解读《背影》的另一个视角 一、流泪怕和不怕被父亲看见 在车站送其余时候父亲非要为“我”买多个橘子,在父亲翻过铁路爬月台的时候,“这时我看见她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但“我赶快拭干了泪怕她看见,也怕他人看见可是在徐州的家里,当着父亲的面,“我”的眼泪却是簌簌地落下,丝毫不怕被父亲看见! 这个矛盾怎样了解呢? “我”从北京到徐州,就是计划跟着父亲回家奔丧看见徐州的家里满院狼藉,一片萧条,更是增添一份伤感,又想起慈祥的祖母,斯人已逝,不流泪情何以堪?眼泪簌簌地落下,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个时候不需要丝毫的掩饰,因此流泪不怕被父亲看见这是作为孙子想念祖母的泪水。
而在车站送其余时候,想起一生曾经做过很多大事的父亲现在已是囊空如洗,穿戴普一般通,境遇的改变已是物是人非,这时候的父亲却偏要如此费力地去为“我”买点多个橘子,泪很快地就流下来,这足以说明“我”已被父亲的爱心所感动父亲以前待自己再有什么不好,但她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啊!怕父亲看见,是怕让父亲看见再添伤感,从而引发父亲的难过,也怕被他人看见而笑话她,一个“怕”字道出了儿子和父亲心灵的再次贴近,那是作为儿子了解了父亲感激的泪水 二、流泪怕和不怕被他人看见 “等她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刚刚还怕被他人看见,现在却是毫不遮掩地让泪水流出来 这个矛盾又怎样了解呢? 20岁的“我”是成熟的,对茶房本性的深刻认识说明了这一点在那个人来人往的车站因为要顾及到他人的眼光和自己的自尊,更怕被重孝在身的父亲看见,因此赶快拭干了泪而此时车厢里没有熟悉的人,父亲也已走远,能够不怕被他人看见了,“我”的泪水又止不住地流了出来这泪水是为她自己之前在心里暗笑父亲的迂而流,是为她自己之前总觉父亲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而流差使交卸了,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现实的落差和亲人的故去,更痛苦的应该是父亲,而她还需要到南京谋事来支撑家庭的生计,作为儿子,对父亲的困境却是爱莫能助,而现在的父亲又是多么的需要儿子在自己的身边。
想到以前父亲的风流倜傥,老境却如此的颓唐,惆怅、依恋、怜惜、心酸,多种复杂的感情此时全部化作了不可遏止的泪水这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初已惘然”,这是充满歉意而又悔恨的泪水 三、流泪关系着生和死 亲人的生和死最是让人痛彻心扉两年前祖母的逝世还依稀在眼前,现在父亲的来信又提到死这个话题,“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期间仅仅隔了两年多呐!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自己和父亲离多聚少,车站买橘的情景如同在眼前,父亲的爱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报答,而父亲却已到老年又将离自己而去,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思至此,情不能自己,这个时候眼前没有父亲也没有他人,能够不顾一切的一任泪水奔流,能够放下心中全部的纠结一任泪水奔流,这时的泪是父子真情的自然流露,因此泪光全部是晶莹的 两年多的父子相隔,时空距离使“我”对父亲多了几分了解和歉意身为人父后,再次回望那个难忘的背影,“我”有了和以前迥然不一样的感受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那个就连过铁道买些橘子全部需要显出努力的背影,毕竟还能够亲眼看到,而一旦父亲像两年前的祖母一样真的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更是令人肝肠寸断,此时此刻,亲人之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难怪作者要长叹一声,“哎!我不知何时再能和父亲相见。
面对亲人的生和死,这时候的泪水表示了“我”对父亲浓浓的爱和深深的思念,这正是人世间最真挚的爱和依恋 文章中突出的四次流泪的语句矛盾,让我们看到“我”对父亲情感的真挚、深切,眼泪是爱的栖居朱自清曾说:“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初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很多好处,尤其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通常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大智若愚,至情若水”,真实的记述,平淡的语气更能反应生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读者创设了一个被浓浓爱意所围绕的情景,这些凸出的语句矛盾很好地再现了作者情感的内在冲突,使得那份爱厚重而真切,从而达成了感人至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