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P68页例2教学目标:1.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它的对称轴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和空间观点3. 通过对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欣赏,感受物体的对称美教具、学具准备:相关课件、投影平台、彩色纸、剪刀等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整堂课以我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创设情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与体验而感知对称图形的美教学过程由三大环节组成,首先安排了“情境引入”环节上课一开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剪纸艺术导入新课,以一颗爱心图为观察对象,引入“对称”的知识,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理解对称图形的心理需要并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对蜻蜓、蝴蝶、脸谱、树叶等图形的对折的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思考、活动、交流、发现的机会,营造互动生成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紧接着,安排了“探究新知”的环节,这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在探究新知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使用对称的知识,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人人参与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其具体安排是:让学生在观察折痕的过程中,理解对称轴;在画对称轴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过程中,去感受对称的美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是“拓展深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猜一猜”游戏和剪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等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1.初步感知对称现象从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2. 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借助生活中的蜻蜓、蝴蝶、树叶、脸谱等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在对折的过程中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二. 探究新知1.理解对称轴通过剪蝴蝶的活动初步理解对称轴教师:蝴蝶美吗?你们能自己动手剪一只漂亮的对称的蝴蝶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剪呢? 同组的小朋友先商量商量, 商量好了再动手剪,看谁剪的最漂亮!伴随优美的音乐,学生先分组商量剪的方法,然后开始动手尝试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绝大部分学生剪完后,教师让学生举起自己剪的蝴蝶互相交流,请几位剪得好的同学介绍方法教师:(边讲边结合课件演示剪的过程)我们剪对称图形的时候,能够先把纸对折,画出要剪的图形的一半(我们剪的是蝴蝶,就画出蝴蝶的一半),再沿着线剪下来,打开后就是一个对称的图形啦!课件出示剪对称图形的流程图。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我们刚才折过的图形打开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回答出中间有一条折痕教师: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在数学上通常把它叫做对称轴!2.画对称轴课件出示68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对画对称轴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协助学生完成后,教师用投影平台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并指导订正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丰富感性理解教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对称的现象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对称不但给人以美的感受,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播放课件)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加准确;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小鸟的对称是为了平衡,美国的莱特兄弟正是从中受到启发,在1903年发明了第一架载人的 动力飞机……有意思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美吧!伴随优美的音乐,师生欣赏课件演示:民间的剪纸艺术、精美的手工艺品、宏伟的建筑、漂亮的服装、熟悉的汉字、字母、数字等……口 田三 喜A CO W三. 拓展深化1.游戏:猜一猜屏幕上出示遮住了一半的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如下图),结合课件显示,师生实行“猜一猜”游戏2.根据自己的想象剪美丽的图案。
教师:对称的图形实在很美,想动手剪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吗?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感受对称的美!伴随着音乐声,学生动手操作,黑板上展示部分学生剪出的对称图形,教师进行小结全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