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中学落实“双减”工作—睡眠管理制度实施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57KB
约14页
文档ID:479269166
实验中学落实“双减”工作—睡眠管理制度实施版_第1页
1/14

实验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一睡眠管理制度实施版为保证我校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方案如下:一、睡眠管理要求(一) 合理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二) 学生中午休息间隔时间很多于1.5小时三) 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晩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晩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晩于23:00o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四) 科学制定学校作息时间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上午上课时间是8:30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五) 保证睡眠质量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40,家长保证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六) 德育处负责我校学生睡眠监测工作学校德育处协同班主任共同建立学生睡眠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七) 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晩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2:00,保证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官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八) 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高度重视做好中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设立监督举报:XXX,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二、 建立睡眠监管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德育处、大队部、教导处、各班班主任三、 制定制度,分工落实(一) 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中午半个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时间很多于10小吋,建议每天21:00之前上床休息二) 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 严禁学校利用双休日等组织学生补课(四) 合理确定中小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特别要兼顾寄宿制学校实际情况,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五) 大力开展科学睡眠宣传教育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六) 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1、 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晩上就寝时间,促进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2、 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学生在校内完成大多数书面家庭作业;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3、 学校要会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注册登记或备案的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釆取技术手段进行监管,确保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七) 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八) 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o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学校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家长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四、加强监管(一)学校不断努力贯彻“睡眠令",家长、学生却不买账,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线性思维加强学生睡眠管理,需要树立系统思维放学后的校外时间是学生管理的监管空当,加强睡眠管理,还要注意这些空当时间学校要密切注重校园周边的网吧、游戏厅、书店、文具店等经营场所,并协调相关部门,形成深入宣传、重点清理、集中整治、长效监管机制。

二) 每学年初完成新生和插班生的家访工作,并做好家访记录对于“五项管理”要宣传到位三) 加强工作督导,进行责任追究全体教职工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落实好“五项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工作安排不上心、走过场的,对工作蜻蜓点水、不认真落实的,学校将进行追责问责四) 也要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教师日常职责督导评价备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XXX省教育厅、东营市教育局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小学上学时间,保证小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睡眠管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小组,落实监管责任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规范睡眠管理,保障学生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学校现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监管小组,把学校睡眠管理列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分工负责、协同落实的责任机制工作小组成员名单:组长:校长副组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成员:校办主任、教导主任、德育教导、大队员、班主任教师同时,各班级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向本班级学生、家长宣传和解读教育部政策和学校制度,教育学生科学合理阅读睡眠管理,引导家长履行监管责任,主动支持配合学校规范学生睡眠管理工作。

二、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认真贯彻市教委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的指示精神,落实区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具体要求(一) 加强科学引导各年级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要注重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二) 减轻课外负担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

三) 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规定,家校携手共同推进,将爱与责任付诸于行动,播种希望,用爱浇灌,用心培育学校将提高站位,全面领会“睡眠管理”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进一步落实“睡眠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常态管理,努力通过强化学校管理等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四) 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五)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队会课、科学课加强学生?关于睡眠方面的知识科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向家长宣传睡眠对小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家长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参加课外培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六) 严防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学校将加强课堂研究,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力争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七)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睡眠情况,学校先在学生中进行了“睡眠调查问卷”,老师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提高课堂的效率,不但要有教师的精心备课上课,还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为了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班主任结合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以“科学睡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八)优化课程管理重新修订学校课程方案,努力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等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睡眠管理实效结合道法、语文、自然、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结合主题活动、探究性学习,结合党团队活动、睡眠日活动、场馆学习、专题教育、主题讲座等活动,将学生的睡眠教育与学习体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对健康睡眠的深度理解和自我把控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学习张弛有度四、 工作目标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我校已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五、 睡眠管理细则(一)学校要加强对作息时间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擅自提早开展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对违反规定的班级或教师予以教育,校领导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二) 严格控制作业量学校以年级组、备课组等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假期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总量(含电子作业),有序安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小学一二年级可布置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业,如课外阅读、口语交际、探究活动、手工制作、劳动实我等阅读、实践体验类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练业不超过60分钟(三至四年级书面作业原则上不超过40分钟、五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原则上不超过60分钟),设立监督,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查处因布置作业多影响睡眠等突出问题,保障学生按时上床睡觉(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将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