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车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02MB
约33页
文档ID:604807301
行车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办法_第1页
1/3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LOGO,*,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LOGO,*,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LOGO,*,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LOGO,*,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客运部站务中心,单击此处编版标题样式,宁波轨道交通,邓 云,2013.06,行车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目 录,行车事故概述,1,行车事故分类,2,行车事故指挥处理,3,行车事故调查处理,4,行车事故案例分析,5,1,、行车事故概述,一、定义,凡在地铁运营工作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中断行车、危及运营安全及经济损失等情况的,均构成行车事故人员伤亡,危及运营安全造成经济损失,设备损坏,中断行车,行车事故,1,、行车事故概述,二、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3.,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4.,运营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规则,5.,安全奖惩办法,1,、行车事故概述,三,、制定目的,为规范宁波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对行车事故定义、事故分类、现场应急处理及指挥抢险、调查和处理、责任判定、统计分析和总结报告等,全面提高安全运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四、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运营公司范围内发生的行车事故(事件)管理2,、行车事故分类,一、事故简单分类,1,、行车事故,2,、,设备事故,3,、工伤事故,4,、火灾事故等,2,、行车事故分类,二、行车事故分类,按照事故损失及对运营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1,、特别重大事故,2,、重大事故,3,、较大事故,4,、一般事故,5,、险性事件,6,、一般事件,7,、事件苗头,一、事故处置流程,汇报,决策并执行相应的紧急预案(处置,+,抢险),事故取证调查,事故分析(定性、定责),制定整改措施(改善设施、完善预案),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二、事故抢险指挥,运营事故的抢险指挥组织自低向高分为以,下三个层级:,事故处理主任,抢险指挥小组,公司抢险指挥领导小组及现场总指挥,运营事故的抢险指挥组织的下一级必须服从,上一级的指挥,并向上一级报告抢险工作在抢险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前,现场抢险指挥由事故(事件)处理主任负责1,)若直接影响到行车组织、客运服务及线路施工的:区间涉及到列车的由司机担任;事故区间邻近车站值班站长(或站长)到达事故现场后,由该值班站长(或站长)担任。

在车站或车场基地,由值班站长(或站长)或车场,DCC,担任;,(,2,)其他的由管辖责任部门,(,中心,),当班班组长或中心主任担任现场事故(事件)处理主任1,、,事故处理主任,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抢险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现场的抢险指挥由抢险指挥小组组长负责1,)涉及到行车安全的事故(事件)处理,由分管副总或客运系统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担任现场指挥小组组长,相关设备系统领导小组成员担任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2,)未涉及行车安全的事故(事件)处理,由分管副总或维修系统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担任现场指挥小组组长,其他相关部门,(,中心,),领导担任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2,、,抢险指挥小组,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3,、公司抢险指挥领导小组及现场总指挥,若初步判定为可造成重大、较大事故的,由运营分公司抢险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总指挥,运营分公司抢险指挥领导小组由运营分公司安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运营分公司其他领导组成必要时,运营分公司抢险指挥领导小组可以指定现场总指挥,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负责指挥抢救伤员,做好救援准备工作,尽快开通线路,并查看现场,保存可疑物证,查找事故见证人,做好记录,待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小组到达后要如实汇报或移交资料。

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三、抢险指挥组任务,发生行车事故(事件)时,要立即按程序汇报有关信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按“先通后复”的原则,尽快救治伤员,尽快恢复运营,尽量减少损失信息上报必须做到及时、客观、真实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四、事故处理原则,五、车站值班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的几项工作:,1,、汇报及信息传递,汇报值班站长;汇报相应的上级部门及领导;拨打紧急(,110,、,120,);沟通传递相关信息2,、作好适时情况记录,列车运行情况,上级指示情况,事故的发生及处置情况(其目的便于撰写事故经过,否则将被追究相应的事故责任3,、作好广播工作,必要时进行人工广播,3,、行车事故指挥处理,4,、行车事故调查处理,一、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分析处理事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规、规章为准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制定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二、事故调查配合要求,各单位及个人有责任配合事故调查,,事故调查人员,有权向内部任何部门及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并有权限让其提交书面材料和收集有关资料。

拒绝、拖延、影响事故调查的,按所属事故,同等性质,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行车事故(事件)若属,人为破坏,性质,交由,地铁公安分局,调查处理,4,、行车事故调查处理,4,、行车事故调查处理,三、事故调查组织分类,1,、发生一般事故及以上事故的,由,分公司安委会,负责组织调查处理;若上级部分组织调查处理的,由分公司安委会负责组织相关配合工作,2,、,险性事件,由,安全部,负责组织调查处理;若上级部分组织调查处理的,由安全部负责组织相关配合工作若险性事件,只涉及一个中心,时,安全部可以授权事件由,中心调查处理,,安全部负责监督3,、,一般事件、事件苗头由发生事件的中心负责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安全部核备4,、涉及,两个及以上中心,并有争议的一般事件、事件苗头,由,安全部,裁定,并要时报安委会裁定4,、行车事故调查处理,三、事故调查组织分类,3,、,一般事件、事件苗头由发生事件的中心负责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安全部核备4,、涉及,两个及以上中心,并有争议的一般事件、事件苗头,由,安全部,裁定,并要时报安委会裁定三、事故调查组织分类,4,、行车事故调查处理,1,、事故责任判定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规章为准绳,2,、运营事故责任按责任程度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一定责任和无责任,3,、按责任关系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管理责任、领导责任,四、事故责任判定,4,、行车事故调查处理,1,、,全部责任,:负有事故(事件)损失及不良影响,100%的责任;,2,、,主要责任,:负有事故(事件)损失及不良影响,70%,90%的责任;,3,、,次要责任,:负有事故(事件)损失及不良影响,20%,30%的责任;,4,、,一定责任,:负有事故(事件)损失及不良影响,10%的责任;,5,、,同等责任,:双方均负有事故(事件)损失及不良影响的相同比例的责任。

五、责任划分,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南京地铁,2006,年“,6.6”,列车脱轨事件,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当班司机在列车出库接受信号楼调度命令时,思想不集中,错误地将待命认为动车;,列车开出100多米,发现挤岔后,未向信号楼汇报,又想退回车库,导致列车掉道,使损失进一步加大案例分析,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此次事故造成损坏轨道岔尖一组;,DZ6,电动转辙机,1,台,尖端杆,1,根,密贴调整杆,1,根,外表示杆,1,根,,95mm21.5m,钢轨连接线,2,根;,0910,车,A,车一位端转向架零部件多处损坏,需分解组装,修复、更换部分零部件,有些部件还要做相应的实验修复更换零部件费用共计约,10,万元定性为险性事故造成的损失,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南京地铁珠江路站跳轨事件,事件回放:,2007,年,7,月,3,日,19,:,45,,司机朱正亭驾驶,1320,次(,1112,车)进珠江路站上行站台,列车距站台,15,米处时,突然发现一青年男乘客跳入轨道,立即采取紧急制动,但列车已撞人,最终列车停在不到对标处约,50,米处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事件影响:,经过地铁运营工作人员与地铁公安人员的联合处置,,45,分钟,后恢复运营。

此次跳轨事件造成的影响:,清客,6,列,下线,1,列,抽线,3,列,珠江路站局部封闭,30,分钟,退票,437,张当日客流量,20.6,万人次,运营秩序基本正常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事件定性,:,地铁公安分局通过站台监控录像、现场目,击证人笔录和调查取证后认定,,7,月,3,日,19,:,45,,珠江路站上行站台跳轨者高崎,男、南,京人,年龄,34,岁,因精神不正常,跳入轨行,区自杀身亡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处置分析,1,、处置流程得当,珠江路站发生道床伤亡事件,控制中心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发布信息,报告流程符合分公司的管理规定;,行调及时采取调整列车运行秩序,加开,1,列备用电客车的运行方式,行车组织得当,减轻了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第二章 安全管理,(,1,)列车司机观察仔细,发现了跳轨人员后,临危不乱,正确采取了紧急制动的处置措施2,)车站值班站长及时找到目击证人,通知,120,急救中心,配合控制中心、司机及时动车,现场处置思路清晰,反映敏捷,为公安确定跳轨者为自杀提供了有利的证据2,、现场处置得当,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3,)地铁公安人员及时赶到站台,实行警戒、维持秩序、有效阻挡了在情况不明下的媒体采访和乘客的围观、及时开展相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地铁公安分局指挥室及时指挥治安、刑警大队及增援警力赶赴现场,参与事件处置工作;治安、刑警大队人员到达现场后,开展相关工作并联系市法医中心运送尸体,减少了跳,轨事件对运营的影响,为善后处理奠定了基础。

4,)站台保安人员在轨道区间多次寻找、搬运跳轨人员尸体,不畏恐怖,勇于承担重任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5,)安保部有关人员现场处置果断,积极与地铁公安人员沟通,克服现场恐怖心里,配合车站快速处置,清理站台完毕,最后离开事件现场6,)引导媒体正面、实事求是的报道,召开了记者通气会新闻统一扎口取得实效,降低了事件的负面影响7,)运营分公司领导联合召开现场会,明确公安、运营联合处置小组人员,布置善后处理工作安排,确定道床伤亡事件处置原则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问题与不足:,3.,前期处置中,,地铁公安对程序,不熟悉,时间有,所延误,2.,地外伤亡,备品配置不到位,4.,相关岗位员工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有心理障碍1.,后续信息发,布不及时,赶赴现场,的有关人员不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5,、行车事故案例分析,进一步优化处置流程明确处置过程中各阶段的指挥负责,人,规范道床伤亡善后处理的有关标准整改措施,加强员工教育各单位要进一步组织学习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和处置流程完善道床伤亡应急预案,明确救人和恢复通车两个千方百计,的原则警地双方联合加强对民警、运营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演练,共同提高处置能力。

加强信息沟通对类似重大事件,控制中心要发布后续的处,置进展,规范信息的发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