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名称: 中班美工活动《可爱的小瓢虫》长沙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 王翠华时间:7分半钟设计思路:本微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美工活动《可爱的瓢虫》其来源于班级正在进行的《春天》主题活动幼儿对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充满的好奇和了解的愿望其次,幼儿最近观看了一部《昆虫总动员》的电影,对里面瓢虫的形象印象深刻,也非常喜爱,都说“我也想有一个瓢虫朋友”于是,我便想到了,让孩子们自己亲手制作一个瓢虫,满足幼儿的需要运用本微课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直观的了解了制作过程,为幼儿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1.对美工活动感兴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2.能综合运用涂色、剪纸、粘贴等技能进行制作,增强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初步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尝试手工制作瓢虫活动重点:初步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尝试手工制作瓢虫活动难点:能综合运用涂色、剪纸、粘贴等技能制作瓢虫活动准备:1.幼儿前期对瓢虫有所认识,在电视、书本上见过瓢虫,大体知道瓢虫的外形特征,幼儿有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2.画笔、颜料、双面胶、毛根、彩色纸、胶棒等材料若干活动过程:1.观看视频,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瓢虫吗?见过瓢虫吗?瓢虫长什么样子?”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讲述。
2)教师:“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看看瓢虫是什么样子的师幼共同总结瓢虫的外形特征:瓢虫有一个红色的圆圆的身体,身体上有黑色的圆点,两个翅膀可以打开有一个小小圆圆的头,头上有两个眼睛,还有两个触角2.观看视频,了解制作方法(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可爱的小瓢虫吧你觉得瓢虫可以怎样做?”幼儿自由讲述2)认识制作材料教师:“我们今天要用哪些材料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观看视频,了解制作材料3)了解制作方法教师:“我们要怎么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教师:“小朋友们都看清楚了吗?我们要怎么做呢?第一步、第二步呢……”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清制作顺序,熟悉制作过程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1)介绍制作要求教师:“小朋友们涂颜色的时候要涂均匀一点,涂完后将毛笔放回相应颜色的调色盘里剪刀用完后要将盖子盖起来,将没用的纸和撕下的双面胶带放进篓子里2)幼儿制作,教师关注指导帮助能力尚欠的幼儿做出瓢虫的大体结构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在涂色和剪纸时细致一点,将瓢虫的外形特征表现的更形象4.欣赏,评价(1)教师:“你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瓢虫,高兴吗?你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觉得哪里可以做的更好一点?”(2)教师:“今天小朋友们制作的瓢虫都很可爱,我们一起带着它们出去玩玩吧!”学习指导:请在幼儿制作瓢虫前使用本视频,以帮助幼儿清楚的了解制作过程。
在使用本视频前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一些大的瓢虫图片,或请幼儿外出时注意观察,增加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学反思:本活动是中班的一个美工教育活动,科学认知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进行制作,所以本活动只要求幼儿初步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本活动综合运用了画、剪、贴以及折毛根等技能,全方面的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特别是让幼儿体验到制作的快乐,目标基本达到活动中我采取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帮助幼儿提升兴趣、突破重点和难点如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微课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微课的使用,让幼儿对瓢虫的制作过程有了直观、细致的了解和认识,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示范讲解法,帮助幼儿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了制作小瓢虫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和幼儿的动手实践,进一步引导了幼儿了解用颜料涂色、使用双面胶、折毛根等技能的操作要领,提升了幼儿基本的美工技能和使用各种工具的方法,为幼儿以后美术方面的学习、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加强的地方:一是对幼儿的回应和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更加灵活;二是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工具和辅助材料供幼儿备选,可启发幼儿将其变成实用的瓢虫夹子、瓢虫别针、瓢虫挂坠等 微课反思:此次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微课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微课的运用,让幼儿对瓢虫的制作过程有了直观的、细致的了解和认识,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PPT制作围绕活动目标和重点内容,画面布局合理、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清晰不花哨教师的讲解语言干净明了、清晰顺畅,能有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制作要点每张PPT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既能吸引人,又让人一目了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