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18KB
约3页
文档ID:359406054
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_第1页
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小班学生的年龄在3-4岁,处于幼儿期的前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及时引导和照顾数学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幼儿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小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通过对形、色、数等要素的感知、比较、归类等过程,逐步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排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方法排序是指按照某种规则或条件,把事物进行大小、先后、高矮等排列,具体内容和形式比较简单,很容易被小班孩子所接受和理解通过排序教学,能够帮助幼儿锻炼注意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数学发展和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排序的含义2.能够将物品按照形、色、大小等规律进行排序2.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能力,发现物品的相同和不同点2.通过思考和归纳,能够找到物品之间的联系和规律3.运用语言表达,描述物品之间的排序方法和规则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感性认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集体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教师能够发现幼儿的思维特点和需求。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排序的方法和规律3.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学习、分享互助等方式,实现对幼儿的社交教育2. 教学难点: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掌握排序的方法和规律2.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参与到排序迭代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 分发物品:各种小球、小型玩具和学具等2. 准备相应的模板或图片,方便幼儿进行参考3. 教师准备黑板或白板等教学用具,方便幼儿全班、小组活动2. 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好的表现平台同时,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幼儿把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事物,并且使他们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排序的方法3. 教学步骤第一步:情境营造教师先通过一些玩具,如小球、小车、小卡片等,展示给幼儿看,引导幼儿对各种物品的特点进行观察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能否分辨出红球和蓝球?”,“你们觉得哪个球比较大?”,从而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特点和区别第二步:出示示范物教师出示三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和三个不同大小的小球,引导孩子找出物品间的联系和规律,并逐个分类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模板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三步: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排序规则。

教师可适当给出建议和参考,鼓励幼儿讨论和探究,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第四步:小组展示小组逐一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和规则,鼓励同学彼此学习和借鉴幼儿可以配合文字或图像描述各自的排序方法,通过口语、图像及表情等方式,互相展示和交流,并且给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步:教学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对此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从中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教师需要本次教学活动的亮点和不足,并纠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五、教学反思本次《有趣的排序》教学活动使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幼儿能够实体感受的事物,在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中,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捷足,在小组内曾进行的探索和,也更健康、有序的教育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总体教学效果符合此阶段幼儿数学发展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吸收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