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大单元教学方案📋 一、单元整体框架项目内容说明单元名称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年级二年级上册核心内容2、3、4、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与应用课时建议约7课时(含综合练习)单元主题口诀探秘之旅——巧记妙用,玩转乘法最终成果举办“乘法口诀闯关嘉年华”,制作《我的口诀秘籍》🎯 二、单元教学目标目标维度具体内容知识与技能经历2、3、4、5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掌握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编一编等活动,体验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口诀间的内在规律,掌握记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乘法口诀的简洁性和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熟记2~5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 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发现口诀间的内在规律并用于记忆;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128214; 四、课时安排与核心内容本单元主要包含6个部分,核心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课时课题核心内容主要探究活动1《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记忆;理解口诀的意义数松果情境;填表列式;编制口诀;发现规律(个位是0或5)2《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记忆;理解口诀的意义摆碗筷情境;填表列式;编制口诀;发现规律(双数递增)3《课间活动》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在现实情境中综合应用口诀解决问题课间活动场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乘法问题4《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记忆;理解口诀的意义三轮车情境;填表列式;编制口诀;发现规律(个位:3,6,9,2,5,8,1,4,7)5《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记忆;理解口诀的意义串红果情境;填表列式;编制口诀;发现规律(个位:4,8,2,6,0)6《回家路上》综合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从图中提取信息回家路上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乘法问题;一题多解7《练习三》整体复习与巩固2~5的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种形式的练习(计算、填空、解决问题、游戏等);查漏补缺128269;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 结合“数松果”的情境,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发现口诀的规律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o 出示“小松鼠数松果”的情境图o 提问:“小松鼠们正在数松果呢!每堆有几个松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 探究新知,编制口诀(20分钟): o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 § 引导学生用5个一数的方法数松果,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堆数与总个数的关系)o 活动二:算一算,说一说 § 根据表格数据,列出乘法算式(1×5=5, 2×5=10, 3×5=15……9×5=45)o 活动三:编一编,记一记 § 根据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制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 观察口诀,发现规律(积的个位是0或5;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5)§ 多种形式记忆口诀(齐读、对口令、同桌互背)3. 巩固练习,应用提升(10分钟): o 完成教材“练一练”相关题目o 游戏:“口诀接力赛”4. 课堂小结(5分钟): o 今天学习了什么?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5. 作业设计: o 背诵5的乘法口诀o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第二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 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 o 谈话:“小朋友在家帮爸爸妈妈摆过碗筷吗?一双筷子有几根?”o 出示“摆筷子”情境图2. 探究新知(20分钟): o 活动一:摆一摆,填一填 § 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1双、2双、3双……9双),并填写表格o 活动二:列算式,编口诀 § 根据表格列出乘法算式(1×2=2, 2×2=4, 3×2=6……9×2=18)。
§ 编制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三二得六……二九十八)o 活动三:找规律,记口诀 § 观察口诀,发现规律(积都是双数;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2)§ 记忆口诀(多种形式朗读、背诵)3. 巩固应用(10分钟): o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o 游戏:“对口令”(师生、生生)4. 课堂小结(5分钟): o 总结2的乘法口诀及规律5. 作业设计: o 背诵2的乘法口诀o 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来计数(如鞋子、手套、袜子等)第三课:《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 结合“三轮车”的情境,经历编制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发展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制并掌握3的乘法口诀· 难点:发现3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理解口诀的意义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5分钟): o 出示三轮车图片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两辆呢?三辆呢?”2. 探究新知(20分钟): o 活动一:画一画,填一填 § 在纸上画三轮车轮子或用小棒摆一摆,填写表格(车辆数与轮子总数的关系)。
o 活动二:写算式,编口诀 § 根据表格列出乘法算式(1×3=3, 2×3=6, 3×3=9……9×3=27)§ 编制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九二十七)o 活动三:探规律,巧记忆 § 观察积的特点(个位:3,6,9,2,5,8,1,4,7,也有规律);相邻两句积相差3§ 记忆口诀3. 巩固练习(10分钟): o 完成教材练习o 连线游戏:将算式与对应的口诀和得数连起来4. 课堂小结(5分钟): o 回顾3的乘法口诀及特点5. 作业设计: o 背诵3的乘法口诀o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是3个一组的,并用乘法口诀算一算总数(后续《小熊请客》(4的口诀)、《回家路上》(综合应用)、《练习三》等课时可参照上述结构,结合具体情境和口诀特点进行设计)💡 六、教学实施建议· 紧扣“过程体验”,促进意义理解:务必让学生亲身经历“数一数→列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用口诀” 的完整过程,避免单纯背诵通过操作学具(小棒、图片、实物)、填写表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突出“规律探索”,助力口诀记忆:每学一种口诀后,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交流口诀之间的规律(如积的变化规律、个位数字特点等)。
利用这些规律降低记忆难度,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注重“联系对比”,构建知识网络:在学完2、3、4、5的口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这些口诀,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可以将所有口诀整理成一张大表,感受乘法口诀体系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强化“情境应用”,感受数学价值:始终将口诀的学习与应用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如数松果、摆碗筷、三轮车、小熊请客、回家路上等),让学生深刻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激发学习兴趣· 倡导“多样练习”,提升熟练程度: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富有趣味性的练习活动,如:对口令、口诀接龙、卡片游戏、看图列式、解决问题、数学游戏等避免枯燥的机械重复,在活动中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 关注“个体差异”,实现人人发展:认识到学生记忆能力和学习速度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供操作和直观材料支撑,允许其逐步记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鼓励其探索更复杂的规律或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善用“评价激励”,保持学习动力: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创造性发现可以采用“口诀小达人”、“计算小能手”、“问题解决小专家”等称号激励学生128221; 七、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含情境图、动画演示、游戏设计)、乘法口诀朗读音频、相关数学故事短视频。
· 实物教具:小棒、圆片、计数器;乘法口诀卡片(教师用大卡片,学生用小卡片);简单的实物模型(如玩具三轮车、小碗筷、松果图片等)· 文本资料:学生活动记录表、探究学习单、分层练习题卡· 环境创设:教室墙报可布置“乘法口诀探索之旅”主题,张贴学生编制的口诀表、发现规律的手抄报、应用口诀解决的生活问题等⚠️ 八、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问题:口诀记忆混淆或遗忘速度快 o 策略:强化理解性记忆(回溯编制过程);揭示内在规律;组织高频次、多形式的趣味复习游戏;鼓励学生寻找个性化的记忆窍门(如联想记忆、故事记忆)· 问题:不能灵活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o 策略:加强“说理”训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出“为什么用乘法”以及“用的是哪句口诀”;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和变式练习,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选择运算、列式计算的全过程· 问题:口诀与算式对应关系不清 o 策略:加强“口诀”与“算式”之间的双向转换练习(如根据口诀写算式,根据算式说口诀);利用口诀卡片进行配对游戏129520; 九、单元评价建议评价应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并重。
评价维度具体表现评价方式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背诵2、3、4、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快速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头背诵、书面测试、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口诀的编制过程;能通过观察发现口诀中的一些规律;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口诀;能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想法课堂观察、学习单分析、小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习乘法口诀表现出兴趣;在活动中能认真操作、积极思考;愿意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能体会到乘法口诀的简便性课堂观察、学生自评、教师印象希望这份详尽的大单元教学方案能助您打造出高效、有趣、充满探究味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口诀探秘之旅”中,扎实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