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 - 解答题练习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14 S:32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Zn:65 Cu:64 Ba:137杭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绍兴市上虞市谢塘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台州市三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杭州市市建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10月金华市兰溪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杭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1. 如图甲是疫情期间的一块校园移动牌,简化图如图乙,其中AB为竖直牌面,CD(水平)和BE(竖直)为支架,并且测得牌面长AB为150cm,宽为120cm,支架长度CE=ED=2BE=50cm,指示牌的质量为15kg(所有支架的受风面积忽略不计)1)乙图所画指示牌模型可看作简单机械中___________模型;(2)假设风对指示牌的作用点在AB中点,根据图示风向计算:刚好把D端吹离地面这一瞬间的风力F。
)2.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从井底匀速拉至井口,所用时间为15s,已知井深15m,物体重G= 7000N,汽车重G车= 30000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500N若不计绳与滑轮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求:(1)汽车匀速前进的距离;(2)动滑轮重力;(3)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4)汽车拉绳子时的拉力F的功率3. 古籍中有记载制烧碱的方法,其核心反应可表示为:小宁模仿古法,以实验室中的固体为原料,制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1)制作叶脉书签时,用溶液去除叶肉,是利用了的_________性2)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含的质量为____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3)需称取的质量各为多少?______、________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食用碱的质量/g10101010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20406080生成沉淀的质量/g368m4.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为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金取了40 g食用碱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分析回答:(1)表格中m的值应为___________;(2)Na2CO3在实验___________(填数字)中是反应完全的;(3)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5. 面粉中除淀粉外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钾、锌、镁、钙)等,面粉是否越白越好?某研究所分析了取自同种小麦三个不同部位的面粉样品,颜色和营养素成分如表:样品颜色维生素(mg/100g)无机盐(μg/g)蛋白质(%)B1B2B4KMgCaZn1号最白0.070.010.061201155178484511.82号次白0.170.020.061407254212715512.93号最暗0.270.020.071626355237922014.1回答问题如下:(1)淀粉被食用后在消化系统内最终消化成___________,它是人体所需_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
2)对于以上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取粉部位越靠近外侧,颜色越暗 B.维生素在三种样品中的含量为最白>次白>最暗C.无机盐在麦粒内的含量与其所在部位有关 D.蛋白质在小麦粉最主要的营养素(3)面粉是否越白越好?从平衡膳食的角度,你对父母购买面粉的建议是___________4)面粉的颜色深浅还与出粉率有关,出粉率越高,颜色越深_______(选填“白”或“暗”)1. 【答案】 ①. 杠杆 ②. 75N2. 【答案】(1)45m;(2)500N;(3)1.05×105J;(4)7500W3.【答案】 ①. 腐蚀 ②. 40 ③. 360 ④. ⑤. 4. 【答案】 ①. 8 ②. 3和4 ③. 设10g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xx=84.8%答: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4.8%5.【答案】 ①. 葡萄糖 ②. 能量 ③. AC ④. 面粉不是越白越好,建议买颜色较暗的面粉 ⑤. 暗绍兴市上虞市谢塘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1. 高纯CO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已知甲酸电离方程式:HCOOH=H++COOH﹣)制取高纯CO的主要流程如图:(1)反应塔中甲酸分解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______________(2)在洗涤器中,NaOH溶液起到吸收少量未反应的甲酸蒸汽和副反应产物二氧化碳的作用,写出其中的NaOH溶液吸收甲酸蒸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2.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1)尿素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3)氮元素是合成植物叶绿素、蛋白质的原料之一,能促进植物枝叶生长请计算与240元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的碳酸氢铵(NH4HCO3)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已知尿素的价格为4元/千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9.108.457.807.803. 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 40 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1)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用 36.5%的浓盐酸配制 40 g 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4)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 将一包固体质量为30.2克的硫酸钠和硫酸铜固体混合物,倒入烧杯中,加水,配制成193.8g的溶液,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克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将体积为V1,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V2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1)图乙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______mL(2)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__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3)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为多少?______1.【答案】 ①. ②. NaOH+HCOOH=HCOONa+H2O ③. 复分解2.【答案】 ①. 有机物 ②. 46.7% ③. 158kg3.【答案】(1)第二次反应锌的质量=9.10g-8.45g=0.65g,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故比例式为:。
2)10克盐酸完全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9.10-8.45=0.65g,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y=7.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3) 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8g4)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为铜的质量,则铜的质量分数为4.【答案】 ①. 8 ②.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质量为x,同时消耗硫酸铜质量为yx=14.2gy=16g;生成氢氧化铜质量=16g+8g- 142g=9.8g;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③. 硫酸钠、氢氧化钠(或Na2SO4、NaOH)5. 【答案】 ①. 30 ②. B ③. 解:由图3可知,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30mL×1.0g/mL×3.65%=1.095g设所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x=1.2g答: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1.2g台州市三门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1. 硝酸铵(NH4NO3)是常用的一种氮肥,对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等有作用。
1)向土壤中施肥时要注意土壤与化肥的酸碱性,否则容易降低肥效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化肥中的氮含量多少对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3)硝酸铵不能与碱性肥料一起施用,因为铵盐能与碱发生反应而失效化学方程为:NH4NO3+NaOHNaNO3+X↑+H2O,其中的X化学式为__________2.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1)A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_____(填序号)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3. 某矿石由MgO、Fe2O3和SiO2组成其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氢氧化物Fe(OH)3Mg(OH)2开始沉淀的pH158.6完全沉淀的pH3.211.1(1)加入稀盐酸反应后,能采用过滤方法分离A与SiO2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固体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