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过生日 相声 甲:你有过生日吗? 乙: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有过生日”啊? 甲:咳,我的意思是说你过过生日吗? 乙:你倒说清楚啊,谁没过过生日呀? 甲:那你知道生日是怎么回事儿,又是怎么来的吗? 乙:那谁不知道,生日从这时就开始了 甲:其实,生日就是一个人出娘胎来到这个世界上自己独立呼吸的时刻 乙:听我爷爷奶奶说,中国以前使用阴历,又叫农历,把人降生那一天叫生辰 甲:是的中国使用公历之前是用自己天干地支的方法来统计人的生辰的但在旧社会,不少穷人全部记不得自己的生日,因为大 多数穷人家没有皇历,只能估摸月份和日子 乙:我爷爷奶奶就不清楚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属什么倒是记住了,因此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一推算,岁 数多大还知道 甲:我父亲母亲是60年代生人,生日是记住了,有阳历的日子,也有农历的日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父亲母亲过生日全部是过农 历,可父亲母亲她们自己却喜爱过阳历,过完阳历的生日,再过农历的生日 乙:为何呢? 甲:能够多吃一份鸡蛋呀!听我父亲母亲说,她们小时候尤其喜爱过生日,期望快点过生日,因为过生日时能够吃多个煮鸡蛋,晚饭 的时候可能会有肉菜,还能够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较新的衣裳。
那多个煮鸡蛋拿在手里、揣在兜里珍贵得什么似的,小心地剥开 慢慢吃、慢慢品,不想吃那么快,想多留住些生日的愉快 乙:这情景,上世纪60年代生人和70年代生人的,全部经历过——那没过生日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呢? 甲:没过生日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只能眼巴巴看着过生日的吃鸡蛋,吧嗒嘴眼馋了这时候过生日的假如是哥哥是姐姐,就得把鸡蛋 分给弟弟妹妹点儿 乙:谁让她们是大的呢 甲:那你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怎么过生日? 乙:我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一样,对自己生日确切的时间记不准,也从不在意听父亲母亲说,她们从没过过生日,从我记事起,也 没见她们过过生日 甲:老一代的全部这么! 乙:我姥姥姥爷全部是共产党员,她们对自己的生日日期模糊,但每十二个月的“71”和“101”却很盛大、虔诚,脸上容光焕发 甲:她们是把党的生日、祖国的生日当成自己的生日 乙:这是她们那一代的传统 甲:这个传统现在正在中止,传统不传了 乙:怎么讲? 甲: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升了,生日派对摆宴席了,过生日吃蛋糕了,生日志得牢了,其它的丢到后脑勺了…… 乙:咳,要全部记住才好! 甲: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吃鸡蛋是过生日的大餐,我们今天吃个鸡蛋很日常,愿意吃,天天全部能够吃…… 乙: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亲母亲们童年那个年代却不行,吃鸡蛋全部挺稀罕的,更不能像我们今天过生日这么吃生日蛋糕…… 甲:从过生日这件事反应出时代的脚步。
乙:伴随科技的进步,过生日也发展和改变,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你能不能用动作给我们演出演出、展示展示?让我们大家 饱饱眼福? 甲:那我一个人怎么演出? 乙:还有我呢! 甲:你能行? 乙:你别小瞧人啊! 甲:好吧!先演出哪个年代? 乙:60年代—— 甲:这是母亲煮熟了鸡蛋,给过生日的孩子甲应声:唉,妈,来了! 乙:稀罕八叉的能吃上鸡蛋就是过生日的最大期望、最高享受了!70年代—— 甲:这是母亲煮熟了鸡蛋,给过生日的孩子甲应声:唉,妈,来了! 乙: 甲:妈,呀,新衣服! 乙:这比60年代强了,鸡蛋之外,还奖赏一件新衣裳!不过,上回是个小丫头,这回是个傻小子! 甲:你才是傻小子呢! 乙:80年代—— 甲: 乙:一边吃蛋糕,一边放录音机,时髦!——放错了歌曲啦! 甲: 乙:这回放对啦!90年代—— 甲: 乙:好热闹的生日舞会啊!进入二十一世纪—— 甲: 乙:mp4高雅听歌! 甲: 乙:现在的生日派对和以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甲: 乙:你这是干什么? 甲:这是生日摄像,留存生动的影像 乙:你这又是干嘛? 甲:这是生日拍照,统计美好的瞬间。
乙:你抽风啦? 甲:你才抽风呢!——这是参与生日派正确人跳街舞助兴! 注:上述甲、乙的演出除了从兜里拿出来的mp4和耳塞是真道具之外,其它诸 如鸡蛋、衣服、生日蛋糕、生日红酒、录音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真假 道具全部不出现,只是用动作和摹声来表示其存在 200 9、 5、25 漫话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