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综合素质测评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汉2 . 在远古时代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最有可能使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3 . 小明来到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距今约( )的北京人的生活状况A.80~30万年B.70~30万年C.70~20万年D.80~20万年4 . 我国的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追溯到( )A.三四百万年前B.二三百万年前C.一百七十万年前D.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5 . 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重要价值B.最先发现与清朝C.出土于安阳殷墟、陕西等地D.目前该文字已被全部识别6 .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A.武王伐纣B.阪泉之战C.涿鹿之战D.楚汉争霸7 .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使用火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煮熟食物D.会不会制造工具8 . 研究中国古代史有“传说时代”的概念。
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一项是A.尧舜“禅让”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C.黄帝在阪泉之野打败蚩尤D.大禹治水9 . 下列事件能说明“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是( )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尧让位给舜C.各部落联盟推举伯益为首领D.舜因鲧治水不力而杀鲧10 . 表示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秦始皇建立秦朝B.大禹建立夏朝C.尧成为部落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11 . 在西周的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青铜制造业B.纺织业C.陶瓷业D.煮盐业12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下列哪些君主的暴行可以诠释此感悟①禹②桀③纣④周厉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13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14 . 下图中的字是选自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考的文字记载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15 . 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 ②涿鹿之战 ③国人暴动 ④周平王迁都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17 . “相传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
这些远古传说A.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B.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C.经口耳相传,是完全可以相信的D.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完全无法相信18 . 黄河与长江曾经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分别依靠这两条河流最早种植了什么农作物( )A.水稻和玉米B.粟和玉米C.粟和水稻D.水稻和马铃薯19 .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遗址主要在太湖流域,距今约四五千年大约与良渚文化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流域有龙山文化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A.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C.以长江流域的水平最高D.以辽河流域的最具特色20 .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1 .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冶铜业十分发达B.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社会腐败现象严重D.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22 .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下一首诗,他称赞某一物“头尾轩昂、日行千畦、不喂草料、饥不啼” 的新型农具是( )A.筒车B.曲辕犁C.秧马D.铁耙23 . 假设有人想拍摄有关我国早期粟的种植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24 .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A.商B.秦C.夏D.周二、综合题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三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你知道从谁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同?(2)你能说一下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吗?(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4)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6 . 材料一 农业生产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材料二 房屋建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知道我国最早种植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的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原始居民?(2)材料二中图1和图2建筑样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哪一流域的建筑样式?(3)这两处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有什么共同点?(至少写3点)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综合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