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为红豆杉科(Taxaceae))乔木植物,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其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紫杉因此而得名)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茎、枝、叶、根可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此外种子还可以榨油等中文名称:东北红豆杉别称:紫杉,赤柏松,米树,宽叶紫杉二名法: 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红豆杉纲目:红豆杉目科:红豆杉科属:红豆杉属分类系统: 郑万钧系统,1975乔木,高达 20 米,胸径达 1 米;树皮红褐色,有浅裂纹;枝条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一年生枝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呈红褐色或黄褐色;冬芽淡黄褐色,芽鳞先端渐尖,背面有纵脊叶排成不规则的二列,斜上伸展,约成 45 度角,条形,通常直,稀微弯,长 1-2.5 厘米,宽 2.5-3 毫米,稀长达 4 厘米,基部窄,有短柄,先端通常凸尖,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下面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二倍,干后呈淡黄褐色,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
雄球花有雄蕊 9-14 枚,各具 5-8 个花药种子紫红色,有光泽,卵圆形,长约 6 毫米,上部具 3-4 钝脊,顶端有小钝尖头, 种脐通常三角形或四方形,稀矩圆形花期 5-6 月,种子 9-10 月成熟[1] 生境分布产于吉林长白山区海拔 500-1000 米,气候冷湿,酸性土地带,常散生于林中山东、江苏、江西等省有栽培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1] 种植信息种植信息生物特性生物特性阴性树,生长迟缓,浅根性,侧根发达,喜生于富含有机质之潮润土壤中,性耐寒冷,在空气湿度较高处生长良好[2] 种植方法种植方法种子繁殖,最好采后即播或层积贮藏次春播种;本树在干燥温暖地区移植困难,但在冷凉而空气温度较大地区则较易移植成活[2]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叶含紫杉素(taxinine)A、H、K、L,尖叶土杉甾醇(ponasterol)A,蜕皮甾酮(ecdysterone),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枝含紫杉碱(taxine),罗汉松甾酮(makisterone)A.茎皮含紫杉醇东北红豆杉(taxol) 心材含紫杉新素(taxusin),异紫杉树脂醇(isotaxiresinol)和异落叶松脂醇(isolariciresinol)。
种子含东北红豆杉素(taxacin),欧紫杉吉吩(taxagifine)即 12β、16β-环氧-11β-羟基-12,12-二氧紫杉素(12β、16β-epoxy-11β-hydroxy-12,12-dihydrotaxinine)E,紫杉素,紫杉素 B,紫杉碱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假种皮含紫杉素,10-二十九烷醇(10-nonacosanol),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山梨糖醇(sorbitol),蔗糖(sucrose),曲酸(kojic acid)等,曲酸可能是假种皮干燥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 此外,东北红豆杉还含紫杉甾酮(taxisterone)即 22-去氧蜕皮甾酮(22-deoxyecdysterone)[3] 应用价值应用价值药用价值药用价值中药名:紫杉[3] 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 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的枝和叶[3] 性味功效:味淡,性平;利尿消肿可治糖尿病现代研究,该品所含的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1][3][4] 其他用途其他用途边材窄,黄白色,心材淡褐红色,坚硬、致密,具弹性,有光泽及香气,少反挠,少干裂、比重0.51。
可供建筑、家具、器具、文具、雕刻、箱板等用材;心材可提取红色染料种子可榨油;木材、枝叶、树根、树皮能提取紫杉素;叶有毒,种子的假种皮味甜可食可作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庭园树及造林树种[1]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应用价值应用价值东北红豆杉除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外,尚有极佳的观赏价值,这是其它品种的红豆杉所无法企及的另一大优势东北红豆杉侧枝多,红枝绿叶,株形娇美,所结红豆艳丽多姿,酷似南方的“相思豆”因而用于制作珍稀观赏盆景,也可用于制作园林风景树 红豆杉有“植物活化石”和“国宝”之称从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抗癌药物,每公斤市场价在一千万美元以上,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至今已有 250 万年的历史由于它的根、茎、叶、皮及种子含有紫杉醇,所以价格相当昂贵,不少国家将其列为“国宝”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和中国对紫杉进行多年研究,将紫杉醇从紫杉中提炼出来,用于临床治疗癌症经验证明,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机制和显著的抑制肿瘤的作用,被专家和学者确认为本世纪初国际上最有开发前途的抗癌药物 东北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
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中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东北红豆杉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 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 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东北红豆杉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 A.G.F.Neto 报道)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科学研究表明,红豆杉的树皮、树根、树干等泡水喝有一定的抗癌功能,不过提取的紫杉醇很少,仅能提取 50%左右,其中属东北长白山区野生的红豆杉紫杉醇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