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常考的题型(1-2分)第一种: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为文言文常识题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积累2-4分)第二种:实词虚词的含义平时积累,考试时结合上下文,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1-3分)第三种:句子停顿辨别特殊句式2-4分)第四种:翻译题踩点给分,要注意文言特殊现象2-4分)第五种:分析题或开放题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题是踩点给分的形式,所谓的点,就是重点的实词虚词(含有4种特殊现象)的解释,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现阶段,我们只需要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即可★文言文翻译“九字诀”: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1、“信、达、雅”——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忠实原文(字字落实)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雅”生动优美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2、“留、换、调、引、增、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①留★保留法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②换★替换词语古今异义词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③调★调序法文言文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您凭借什么应战呢?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④引★引申义一词多义现象例如: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⑤增★加字法1.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文言词中单音节词居多,要将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
组词法)2.数词后加量词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3.省略句中补成分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为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我们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4、疏通文意适当增补4.有些句子,没有省略词语或句子成分,但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例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⑥删★缩减法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核舟记)》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