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月亮的味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月亮并说出月亮的形状、颜色以及日常生活中与月亮相关的词语2. 能够听懂《月亮的味道》这篇童话故事,并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并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3. 能够展示自己的建构性玩耍,通过动手做活动,感受月亮的‘味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二、教学准备1. 讲解月亮幻灯片2. 童话故事《月亮的味道》(可将故事讲解录音或视频)3. 制作卡纸描绘月亮的边缘、标志牌或贴纸4. 小制作材料:牙签、彩色珠子、绒球、剪刀等三、教学活动第一课:认识月亮活动一:月亮幻灯片1. 教师用幻灯片讲解月亮是什么,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明亮特征,鼓励学生讲述观察月亮的体验以及日常生活中跟月亮相关联的活动和词语活动二:月亮边缘的创造1. 学生用卡纸剪出月亮的边缘形状,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记住月亮的轮廓和特有的形状活动三:叫出月亮的标志牌1. 制作月亮的标志牌或贴纸,让学生接触并识别众多原属于月亮的元素和符号,例如:弓箭、兔子、白色等第二课:听故事活动一:听《月亮的味道》1. 教师通过讲故事或播放视频,引领学生了解月亮麟子如何想要品味月亮,带领小朋友一起探险月亮的神奇。
活动二:角色扮演1. 教师选出几名学生来扮演故事中的麟子和月亮,并让其他学生担任观众或协助他们完成角色扮演第三课:做小得意活动一:月亮风筝1. 将简单的月亮模板打印出来,让学生按照模板用卡纸制作月亮风筝活动二:月亮饰品1. 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面材料、剪刀、胶水、牙签等制作月亮饰品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大班幼儿对月亮的认知和了解展开通过月亮的系列介绍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形状、颜色、特征和常用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通过故事的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增强了学生对月亮想要探究的积极性课堂上还有一些小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拼凑,体验月亮的‘味道’,让学生有所收获但是,此次教学活动过程有些冗长,设定了很多活动,可能会让部分学生感到焦虑和无聊在教学中应多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交流,以便于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