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根据2024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2022年课程标准制作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第一课时 奏响中学序曲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健全人格2.课程要求: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3.课时要求:认识初中阶段的重要性,适应初中生活(重点)知识点汇总1.初中生活的重要性(1)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初中阶段带给我们的影响(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性。
3.正确面对初中生活的做法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第二课时 规划初中生活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健全人格2.课程要求: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定个人生涯发展规划3.课时要求:认识规划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做好初中生活规划(重点、难点);了解努力的方法知识点汇总1.规划的重要性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2.怎样做好初中生活规划(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生活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2)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使行动计划切实可行3)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3.“努力”有方法(1)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5)珍视团队合作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己第一课时 认识自己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健全人格2.课程要求: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3.课时要求:明白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知道怎样正确认识自己(重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知识点汇总1.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2.认识自己的方法(1)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我们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的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是走向 的表现3)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等生活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和不足,不断证明自、检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准确,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
4)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事业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3. 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注重沟通、勇于面对、理性应对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己第二课时 做更好的自己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2.课程要求:认识自己,能够不断完善自己,3.课时要求:知道何如做更好的自己(重点);了解改进缺点的方法知识点汇总1.如何做更好的自己(1)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2)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3)不断完善自己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还要善于向社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
4)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爱的领域;通过参与多方面的活动,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通过与他人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2.改正缺点的方法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为改正缺点所付出的努力;请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作出改正缺点的公开承诺;运用自己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第一课时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2.课程要求:确立符合国家要求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主动承担起对自己、对国家的责任3.课时要求:认识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重点)知识点汇总1. 梦想的重要性(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2)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3)有梦想,就会有希望4)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第二课时 学习成就梦想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2.课程要求:有效学习、学会学习;有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3.课时要求: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重点);知道学习的方法;了解学习的内容知识点汇总1.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学习成就梦想 (1)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2)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3.正确认识学习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表现为接受、掌握、探究、发现、体验、感悟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一课时 家的意味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道德修养2.课程要求:践行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员;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3.课时要求:了解家庭的含义;知道家的重要性(重点)知识点汇总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的重要性(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2)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二课时 让家更美好 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2.课程要求: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自觉分担家庭责任3.课时要求:知道怎样建设美好的家庭知识点汇总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我们要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
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道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课时 走近老师课程标准1.核心素养:道德修养2.课程要求:尊重师长3.课时要求:认识老师知识点汇总1.老师的作用(1)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2)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