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点01法律体系(掌握)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96KB
约8页
文档ID:424683190
考点01法律体系(掌握)_第1页
1/8

建设工程教育网 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点 二级建造师: jianzao2 考点01 法律体系(掌握)序号法律部门包括的主要法律1宪法 2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婚姻法3商法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4经济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5行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8刑法刑法9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仲裁法、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例题·单选题】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建筑法》属于( )部门  A.民法  B.商法  C.经济法  D.诉讼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是法律体系参见教材P5     考点02法的形式-法的效力等级(熟悉)  一、法的形式 制定单位名称法律地位宪法全国人大《宪法》地位和效力最高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XX法》效力低于宪法,高于其他法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XX地方XX条例》只在本辖区有效,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XX办法、规定》《XX地XX办法、规定》部门规章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低于同级或上级地方性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关于XX的解释、意见》 国际条约《XX公约》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    【例题】法律效力等级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关键,下述法律效力排序正确的是(  )  A.国际条约>宪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  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C.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E.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正确答案】:B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6-7. 考点03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的处理  国务院: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提出意见,如果认为适用于地方性法规,决定适用于地方性法规;认为适用于部门规章,提请人大常委会裁决。

  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制定机关:同一机关制定的新法的一般规定与旧法特别规定不一致的,制定机关裁决  【2012考题·多选题】下列国家机关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各部委【答案】AC【解析】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构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参见教材P6   考点04 公民的基本权利(掌握)  一、平等权  一般规定: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到保护,对任何违法行为一律予以追究  3.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注意】具有相对性,不排除合理的差别:如对老人、妇女、儿童的特殊保护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  【注意】合法、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1.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  3.有信仰同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有自由  4.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四、人身自由  公民有与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的人身自由权利: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    五、社会经济权利  1.财产权: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2.劳动权:从事劳动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3.休息权  (1)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2)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次  (3)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期间应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记忆】生存的基础:财产;财产的基础:劳动;劳动的基础:休息    六、文化教育权利  1.受教育的权利  2.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的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1.批评建议权  2.检举控告权  3.申诉权  4.获得赔偿权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以下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有( )。

  A.财产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劳动权  E.检举权【答案】AD【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肖像权和隐私权属于人身自由的范畴,检举权属于监督和获得赔偿权参见教材P8 公民的基本义务(掌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3.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5.依法纳税  6.其他方面的基本义务  【记忆】从两精神到三行动     考点05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客体  1.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国籍)  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代理人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法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以其独立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行为能力是与法人的成立而至于法人的撤销  3.其他组织  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称为非法人组织  【例题·单选题】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受监护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A  【解析】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18周岁以上的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参见教材P10 (二)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财:资金及有价证券   物:主体支配的,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   行为:义务人所要完成能满足权利人要求的结果物化的结果(房屋、道路),非物化的结果(培训行为)   智力成果:通过某种物体或大脑记载下来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如文学作品等。

 (三)法律关系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一)主体变更  1.主体数目变化如总包商将工程分包  2.主体改变合同转让  (二)客体变更  1.客体的范围变更规模、数量发生了变化如工程规模的扩大  2.客体性质变更原有的客体已不存在,而由新的客体代替例如,由于涉及变更,原来的小桥变为涵洞  (三)内容变更  1.权利增加  2.权利减少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终止  (一)自然终止  是指某类民事法律关系所规范的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履行,取得了各自的利益,从而使该法律关系达到完结  (二)协议终止  主体之间协商解除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义务包括即时协商和约定终止条件  (三)违约终止  一方违约,或因不可抗力,导致权利不能实现    考点07、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1.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规定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建设工程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  2.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例题·单选题】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分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B.订立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要式法律行为  C.建设单位向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属于不要式法律行为  D.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不要式法律行为【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是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规定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ABD选项正确参见教材P13  考点8成立要件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指的是行为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与表示意思一致也即不存在认识错误、欺诈、胁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不一致3.行为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4.形式合法要式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相应的形式记忆】资格、意思、内容、形式【注意】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也不必然是无效行为,还有可能撤销2012考题·单选题】总承包单位收取固定管理费后将承包工程全部转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公司从民事法律行为角度看,该行为无效的原因是( )   A.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B.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C.行为内容不合法   D.行为形式不合法【答案】C  【解析】转包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所以其内容不合法参见教材P13   09、代理的种类  (一)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是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授权而进行的代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