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编码 (3)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50KB
约4页
文档ID:527551858
数字编码 (3)_第1页
1/4

数字编码石门路学校 钱学良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7页教学设想:“数字编码”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作为“数学广角”的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修订教材中下移到了三年级上册,作为“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课时数也从原来的3课时减少为1课时施教年级的下移,内容领域的变化,课时数的减少,必将带来教学上的变化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字编码”,如何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让我纠结:一是先读还是先编?二是重读还是重编?查阅以往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基本都遵循先读后编的顺序一般以身份证号码或邮政编码为例,通过解读,使学生了解蕴含其中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掌握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然后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进一步分析,多数教师将教学重心落在各种编码的解读上,给学生自己编码的时间很少查阅修订后的三年级教材,依然遵循先读后编的编写体例,读和编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体现出读编并重的特点但面对三年级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要读又要编,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吗?对上述的问题的思考最后聚焦到了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把握:是把读懂各类编码的含义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将培养学生编码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是前者,那就要先读、重读,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先编、重编。

而我以为是后者,因为只有凸显了意识、方法、思想、创造的教学才更具有生长性再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我认为,以先读后编的路径展开教学,或许只是教材及教师的一厢情愿因为,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的复杂性只会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向对编码含义的关注,而不是蕴含其中的编码方法而如果无法通过编码方法架起桥梁,那么读和编必然是脱节的,是无法达成培养学生编码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基于以上分析,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将先读后编、重读轻编调整为边编边读、编读并重,以引导学生为自己编学籍号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编码的意识和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而转开教学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规则和方法,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编码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3、使学生体会数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规则和方法,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用数字编码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一:记录成绩,体验编码的必要性1、课件呈现活动要求:上周,石门路学校三年级10个班举行了口算比赛,一共100道口算题。

请你帮三年级1班的数学老师登记口算成绩(每人算对的题数)2、第一次记录每位学生手中都有一张成绩登记表,只有姓名,没有学号教师连续报5位学生的姓名及口算成绩,要求学生记录①你们碰到什么困难了?②静静地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3、第二次记录请学生取出信封里另一张编有学号的成绩登记表,教师既报学号,又报姓名,让学生再次记录,体验“编了学号,找起来真方便”二)问题情境二:尝试编号,初步学会编码的方法1、课件呈现:在这次三年级口算比赛中,只有学号为21号的同学做对全部100道口算题,获得了年级第一名你知道是谁吗?2、猜测,所有学生都认为是登记表中的21号——张天一教师质疑:一定是张天一吗?学生讨论,指名说说为什么?师小结并板书:如果把范围局限在301班,那这个21号是唯一的;但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年级、整个学校,那这个21号就不唯一了3、课件呈现:请你为张天一同学编一个号码,能让我们看到这个号码,就知道是三年级1班的张天一,而不是其他人1)学生独立编;(2)从学生写的中选取几种不同的编码,如3121、30121、301021师:这几个编码,你看明白了吗?请你说一说3)师:3121、30121,你们都同意?你能选择其中一个编码,为它写一个编码说明书吗?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同桌间交流,再全班反馈。

师:301021你觉得合理吗?(体会简洁性)4、请学生照样子给自己编号码1)请全体学生照样子给自己编一个新号码2)反馈三)问题情境三:扩大范围,进一步体验编码的唯一性1、刚刚,我们用5个数字,有效解决了我们石门路学校三年级10个班学生的学号问题2、请学生思考:如果市教育局建立全市学生档案时,还是用5个数字来编,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生1:不行!因为全市有很多学校,这个号会重复,应该在前面再加一个表示学校的号码3、请学生继续思考:省教育厅建立全省学生档案时、国家教育部建立全国学生档案时呢?生1:可以用身份证号码四)问题情境四:呈现课前调查结果,初步解读身份证号码1、呈现信息:教育部: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学籍号采用学生身份证号码2、解读身份证号码3、出示4个人的身份证信息,说说哪俩个是双胞胎?哪俩个是表姐妹的?4、猜猜身份证号分别是谁的?(小敏、爸爸、妈妈)(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交流: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2、提问:除了学号、身份证号,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编码呢?3、呈现:旅馆房间号、号码、条形码、邮政编码,请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编号,课后进一步进行研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