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剥橘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与教材分析1.1 教学背景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中,而科学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剥橘子》这个故事情节简单,生动易懂,并且与季节、食品有关,是一篇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科学故事1.2 教材分析本次课以儿童文学作品《剥橘子》为教材,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探索橘子生长的过程、橘子的外观特征和剥橘子的过程二、教学目标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 2.学习橘子的外观特征,了解橘子表面有颜色、塑性和有纹理等特点 3.学习剥橘子的方法,掌握剥橘子的整个流程和方法 4.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性,不要将削皮器深插橘子内部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活动教师介绍剥橘子课程的主题并展示一些橘子,通过观察和感官感知,引导幼儿了解橘子的外观和特点3.2 学习剥橘子的方法1. 教师通过演示和示范,教育幼儿掌握剥橘子的方法和流程2. 带领幼儿一起剥橘子,在剥橘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揭开橘子中的每一个部分,并注意不要伤到自己3. 幼儿自己动手试着剥橘子,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3 学习橘子的生长过程1. 以朗读故事的方式,在课堂共读《剥橘子》一遍2. 通过教师的问答,让幼儿了解橘子的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 以种橘子为例,在制作橘子的干湿表上,通过聊天的形式引发幼儿对橘子生长过程的好奇心教育幼儿橘子熟了后要及时采摘,否则外表会变坏并有腐烂的趋势3.4 学习科学活动的安全性要清晰地向幼儿传达安全意识,并要求幼儿将身体放在安全区域内,不要随意靠浅或用削皮器深插橙内3.5 课后延展橙皮可以提取天然柠檬酸,可以干燥、橙皮糖煮水……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课程通过幼儿熟悉的故事为主线,引导幼儿探索橘子生长与特征,同时以剥橘子为例,教育幼儿掌握剥橘子的方法和注意安全通过课前操练和课中活动一步步引导,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