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KB
约3页
文档ID:509276095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_第1页
1/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70至74页的内容二、教学设计理念:《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三、教学目标: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五、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六、教学方法1、自主探索式学习2、小组合作式学习3、实践活动式学习七、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八、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2)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1.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2. 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3. 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4.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 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 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3. 提出操作要求:① 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② 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4. 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 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b 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5. 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6. 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2.检查自学情况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三)实践运用1) p74页做一做第1题2) 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4) 小资料:① 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 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