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9课《论教养》一、选择题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或许,你早就听闻青岛的红砖绿瓦和碧海蓝天,但你可能从未知晓,青岛的一个小小离岛,一年四季秀美如画,无斧凿之痕而浑然天成,能让你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扰,感受“复得返自然”的乐趣,那便是你未曾到达的竹岔岛A.hǎo xiāo záo hùnB.hǎo xiǎo záo húnC.hào xiāo zǎo húnD.hào xiǎo zǎo hùn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箴言(jiǎn) 恪守(kè) 程颐(yí) 扭捏作态(niǔ)B.贸然(mào) 涵养(hán) 难堪(kān) 大发雷霆(tíng)C.汲取(jí) 遵循(xún) 譬如(pì) 彬彬有礼(bīn)D.自持(chí) 缺陷(xiàn) 尴尬(gà) 自吹自擂(léi)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B.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C.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D.喧哗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范(diǎn) 恪守(gè)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B.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C.愚蠢(chǔn) 遗憾(hàn) 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D.谦让(qiān)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C.“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D.“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以“榜样力量·烛光暖心”为主题,旨在弘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国良师精神6.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形象B.岳池县教育局建立了以学校为主线的安全工作网络C.我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D.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
然矫揉造作,虚张声势,有何看头!B.面对质监部门的检查,一些不法厂商随机应变,妄图掩盖自己的造假行径C.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不顾,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D.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都好听极了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bīn bīn)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庭B.古典音乐不是老古董,不是装饰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也无须附庸风雅,艺术本身就是为了置疑一切规则与繁文缛(rù)节而生C.有涵养的人恪(kè)守着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既不自吹自擂,也不妄自菲薄他以一种静美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D.《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与“俭”,他的十六字缄言;”家俭则兴(xīng),人勤则健;能勤能位,永不贫贱”,成为曾家突出的家风文化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损人害己B.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大国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欺辱我们了!C.这个小偷虽然能随机应变,但也难以逃脱“天网”的追踪。
D.有教养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了一点进步,决不会自吹自擂1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1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民国初年,梁启超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C.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D.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14.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
条件)B.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因果)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递进)D.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递进)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容说话啰嗦,唠叨)B.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C.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D.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自己吹奏自己擂鼓)二、现代文阅读16.阅读下面,完成下列各题论教养(利哈乔夫)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可能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响,再不就是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地这么做,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极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让他心情愉快。
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1)作者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却说“我不敢贸然提供”、“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又说“跟读者交换意见”这是一种怎样的说法?这样说有怎样的作用?(2)选文部分主要写了六种表现,都属于哪一类的表现?结合课文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目的?(3)选文部分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4)你的同学小明的父亲在小明做功课时,把电视音量放得很响,请你帮小明组织一下给他父亲沟通的语言,50字以内阅读《论教养》,完成下面小题论教养利哈乔夫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⑦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⑪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