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复习-修辞方法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0KB
约16页
文档ID:531377308
中考复习-修辞方法_第1页
1/16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考复习——修辞方法基本知识 1 【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 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如: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个以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是纯洁的爱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求的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东奔西走,,马不停蹄,求的是富贵荣华……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可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答题必备知识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 ——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 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 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14(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 承接上文 (2) 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 为后文作铺垫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28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29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30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1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32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