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陆游与中兴四大诗人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17.50KB
约39页
文档ID:162867485
陆游与中兴四大诗人_第1页
1/39

1,第八章 陆游和杨万里、范成大,2,南宋诗坛的主要特征,爱国主义成为诗歌的主题,诗人开始面向生活,以诗歌来反映现实、展现爱国热情3,南宋诗坛上的几个主要诗歌流派,1、江西诗派:吕本中、曾几(茶山居士)、陈与义 2、中兴四大诗人:尤袤、陆游、杨万里、范成大. 3、永嘉四灵:徐照(字灵辉);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5、江湖诗派:刘克庄、戴复古、方岳、叶绍翁等 6、宋末遗民诗人:文天祥、汪元亮、谢翱、林景熙、郑思肖4,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方回:“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诗必曰尤、杨、范、陆跋遂初尤先生诗),5,第一节 陆游,一、时代的见证人 1、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陆游(1125-1210)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童年时即立下抗金雪耻、恢复中原的壮志,青少年时以诗名29岁省试第一,然而在第二年的复试中,却因名列于权相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喜论恢复,被除了名秦桧死去,他才得到起用后因支持张浚北伐而被罢官6,2、丈夫五十功未立, 拔刀独立顾八荒 46岁入蜀,四十六岁时出任夔州通判,一年以后,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入幕襄理军务,亲临抗金前线,激发出旺盛诗情,淳熙二年(1175) ,与范成大相逢,两人借酒浇愁,放浪形骸 ,被人讥为“颓放”(宋史本传),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 ,五十四岁离川东归 。

7,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66岁,退居山阴,写了大量田园诗嘉泰、开禧x年间,陆游又以七十几岁高龄再次复出,并为主战的权臣韩侂tu胄写了一些颂扬文字 85岁抱恨辞世 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收诗九千余首,渭南文集五十卷,其中包括词二卷(单独刻行的名为放翁词),8,二、以人格铸诗魂,陆游诗歌最重要的内容是爱国主题;其次是日常生活情景的吟咏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9,,1、抗金爱国的永恒主题,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 1 7 7),陆游5 3岁 ) 注:和戎诏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10,反映民族压迫、同情遗民、怀念故国,和报国无门、 请缨无路的悲愤、压抑等复杂感情的诗,如书愤: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61岁,居山阴时所作) 注:1.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塞上长城: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防守】轮台夜阑【夜将尽】 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 ),12,又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1.以乐景写哀 2.用歌颂高山大河的奇观美景来衬托神州陆沉的悲痛;用抒写广大民众的情高意切来讽刺统治者的麻木不仁 3.二十八字包蕴着理想与现实、热爱与深愤的矛盾冲突,给人的启示超越了时空的范畴 4.首联对仗,13,2.政治主题:批判讽刺南宋执政者内部主和、投降派如追感往事: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3.田园诗:游山西村是反映田园生活的代表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散,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14,4.爱情诗:沈园二首体现了诗人对前妻唐琬的深情,也是对家长粗暴干涉子女婚姻所造成的悲剧的的控诉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15,,春游(八四)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临终前一年(1208年,时年84岁),再游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思念前妻唐婉的诗16,三、陆游诗歌的艺术风貌,1、融合李白之飘逸豪放与杜甫之沉郁悲壮于一炉,形成自己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是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浪漫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 17,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斩首】逆贼【朱訿】清旧京【长安】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多】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寒蝉】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众多错杂】堆长瓶豪竹哀丝【悲壮的音乐】助剧饮,如巨野【钜野泽】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空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安期生传说是秦始皇时候的仙人,住在蓬莱山,汉武帝时还有人见过他 李西平即唐朝的李晟,曾远征吐蕃,骁勇有“万人敌”之称德宗时因平定朱訿的叛乱、收复京师有功,封为西平王18,,2、陆诗的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语,农村诗多平淡古朴语,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致语,但这些诗的语言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晓畅,精炼自然19,3、陆游最有成就的诗体是:七言诗(七古、七律、七绝) 七古诗:内蕴丰富,气象阔大最能代表陆诗的特色如长歌行被后人推尊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七律诗对仗工整,使事熨贴,气格高昂,意境警拔,在南宋当推第一 七绝诗笔致流转,富于神韵,颇具唐人风味20,,门道中遇微雨【110】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此身合【应该】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21,4. 陆游的词,a、写爱国情感的词和壮志未酬之慨的词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43】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守边】凉州关河梦断【梦醒】何处,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胡【金入侵者】未灭,鬓先秋【秋霜】,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身老沧州【镜湖之滨的家乡】 1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2. 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22,b、写自己高洁品质,卜算子(咏梅) 驿【驿站】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无人欣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又遭到】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任凭】群芳妒零落【凋谢】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3,C、写爱情生活,钗头凤红酥手【43】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离群索居】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湿润】鲛绡【手帕】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4,,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25,5.陆游的影响,1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陆游的爱国诗歌在后代也有深远的影响 3. 陆游写山水景物和书斋生活的诗篇,因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清新优美,也颇受明、清诗人的喜爱。

26,一、生平 杨万里(1127-1206)号诚斋,江西吉水人有诚斋集存诗4200余首他的创作道路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学江西诗派,再学晚唐体,最终融会各家,而主张“师法自然”,自成一体,即“杨诚斋体”第二节 杨万里,27,诗歌内容:,1关心国事、时事 初入淮河四绝句(之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初入淮河四绝句(之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28,,2、真实反应农家田园生活 农村劳动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放牛:“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乡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描写自然风光 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9,二、诚斋体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活脱”,也就是不受前人和万物的限制1、细腻小巧,幽默诙谐,不失童心,天真烂漫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30,2、想象新颖奇特,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自然风光,并以拟人化手法加以突出。

写流云:一峰忽被云偷去 写狂风:拜杀芦花未肯休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31,3、语言自然活泼,意趣盎然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一登一陡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32,4、夺胎换骨无痕迹,轻松幽默含深沉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33,4其诗又具有透脱的胸怀与哲理的思考,能冷静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故其诗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乱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宋诗选注:“他不掉书袋,废除古典,真能够做到平易自然,接近口语34,,第三节 范成大,一、生平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吴郡人范成大在仕途上更为得志,做到参知政事,晚年退职闲居有石湖居士诗集主要成就在晚年,风格清丽精致,轻巧婉峭,自成一家35,范成大诗歌的内容,1、描写民生疾苦的诗: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手。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千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后催租行,36,2.写的爱国诗篇,饱含爱国热情,名为使金绝句七十二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37,3 写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如下面两首: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38,三、范成大田园诗的意义 对农村生活作全方位的描写:不仅写景物、岁时、风俗、劳作,还写贪官污吏、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灾难,深化了田园诗的主题这对陶渊明、王维是个突破39,背诵篇目,陆游书愤、游山西村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