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孩子变“猫眼”再去查眼底“妞妞的父母有一天突然发现,妞妞的双眼黑眼球在灯光照射下会出现黄白色反光,而且角度变化还有些不一样,像“猫眼”,想着可能是光线问题,也就没有在意又过了一个月,父母发现这种现象持续存在,问题好像出在宝宝的眼睛里,而且宝宝眼睛好像不灵活这下父母着急了,赶紧带妞妞来医院检查医生经过一系列眼部检查后,告诉他们,妞妞很可能是“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得知结果的父母吓坏了,孩子那么小,眼睛里怎么会长了“瘤”呢?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医生解释,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俗称“猫眼”,表现为瞳孔区(俗称的黑眼球中央)黄白色反光,约三分之二患儿 3 岁以内发病, 18%~40%是双眼发病据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为 1/15000~1/28000 ,也就是说在我国,预计每年都会新增 1000 多例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当然,其中也有 1.8%~3.2%会自发退化,也就是肿瘤不生长甚至消退视网膜母细胞瘤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两种,遗传型占35%~45%,非遗传型占 55%~65%遗传型为基因突变所致, 10% 有家族史, 90%散发对于发病的孩子及其父母,尤其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儿童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及时进行遗传咨询,必要时给予干预,以利于优生优育。
仅凭“白瞳”不能确诊患这个病的患儿是不是都像妞妞一样,眼睛会“反光”呢?不是的!有些宝宝早期外观可能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在进行常规眼底检查时发现患病也有可能在闪光灯照相时发现瞳孔区不是“红眼”而是黑色,或者不用闪光灯照相时发现黑眼珠中间不是黑色的还有的患儿可能因为肿块生长的位置正好影响视力而表现为眼偏斜,专业术语称为斜视还有的患儿可能出现眼球变大,眼红,黑眼球变白、变灰,畏光流泪等炎症表现随着肿瘤长大而出现眼球突出或眼痛也可能是患儿的首发症状那么,是不是瞳孔区黄白色反光就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呢?也不是!瞳孔区出现白色反光,临床上称为“白瞳症”,是很多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例如由于母亲孕期感染风疹病毒、接触射线、营养不良、缺钙,以及患免疫类疾病等导致的患儿先天性白内障;发生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它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儿童盲的首位原因;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的眼内炎症;其他先天眼部发育异常等上述疾病均可导致患儿出现“白瞳症”但无论何种原因,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白瞳”,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检查包括视力、眼底检查、眼部B 超检查以及 CT 检查等,另外还需要完善头部和眼部等 MRI检查,因为有一种肿瘤称为三侧性肿瘤,也就是双眼发病的患儿可能还同时伴有头颅等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
新生儿都应常规查眼底视网膜母细胞瘤明确诊断后,可以根据 A、 B、 C、D、 E 的五期分期及患儿的全身情况规范治疗这一疾病的治疗首先是挽救生命,其次是保留眼球及部分视力 A 期我们可以仅行眼局部治疗; B 期和 C 期在局部治疗基础上可能需要全身化学治疗; D 期和 E 期除了以上治疗以外,可能有些需要行眼球摘除术如果在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甚至有些患儿可能完全不影响视力遗憾的是,中国的患儿大多像妞妞一样,常常是在出现“猫眼”现象之后才被家长发现,而这时病变往往在 D 期以上虽然有些患儿通过局部及全身数次治疗能够保存眼球,但却很可能无法挽救视力有些患儿还因肿瘤控制不理想或者因经济原因,尤其是有些双眼发病的孩子,家长无奈选择放弃治疗,最后肿瘤向全身和 (或)颅内转移而夺去患儿的生命我们呼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在出生后常规进行眼底检查,以尽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