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铁基础知识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95.50KB
约37页
文档ID:463879682
地铁基础知识_第1页
1/37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1. 世界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情况如何?答: 1863 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 6.4 km2. 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何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何年何月建成?答: 1908 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 1969 年 10 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 1971 年投入运营3. 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答: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 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 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 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 (大运量、 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线性电机车辆、 磁悬浮; 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 城市铁路、地铁、轻轨、独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线性电机车辆严格地说属于磁悬浮系统一类;4. 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概念及主要划分依据是什么?答: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 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是当代城市中地铁、 轻轨、单轨、自动导向、 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车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运量在 3万人次 /h 以上;轻轨相对于地铁来说运量较小,在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量在 1.5 ~ 3 万人次 /h ;主要划分依据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5. 地铁旅行速度一般为多少?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一般为多少?答:地铁列车的旅行速度一般不低于 35km/h 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大于 80 km/h 的系统,旅行速度应相应提高;各设计年度的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预测的客流量、 列车编组、 列车定员、 系统服务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为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 高峰时段初期列车运行间隔不宜大于 6min6. 地铁、轻轨的特点是什么?答:地铁、轻轨有如下的特点:A.采用标准轨距的钢轨线路铺设方式灵活,根据地形条件,既可建于地下,也可采2用地下、地面及高架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工程投资B.线路全隔离全封闭,可以实现信号控制调度的自动化,行车密度高,发车间隔最短可达 1.5min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可达 80km/h ,平均旅行速度可达 35~ 50km/h。

C.对客运量的适应范围广,通过选取不同的车辆编组型式,既可以满足 6~8 万人次 /小时的大运能要求,也可以适应 2~ 4 万人次 /h 的中等运能的要求D.车辆按有无动力分为动车和拖车,一般采用动车和拖车混合编组方式,既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所特有的牵引特性需要, 又可减少车辆购置费 车辆编组以相对独立的动力单元为核心,容易实现扩大编组以适应设计年度不同阶段的客流量需要E.受电方式主要有两种: AC25kV、 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和 DC750V第三轨受电F.牵引供电技术成熟,但该模式也存在噪声大、影响景观等缺点可以通过提高车辆制造技术及工艺水平, 采用弹性车轮、 径向转向架等措施, 减小车辆运行和通过曲线的噪音采用无缝长钢轨线路、 弹性钢轨扣件和路基弹性层, 高架线路可以在轨道两侧设置隔音屏障,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递7. 国家要求城市建设地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国家规定城市地铁的建设条件要满足城市人口指标、经济指标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指标,各指标均达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国办发[2003]81号文)要求的基本条件指 标发展地铁的基本要求人口≥ 300 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00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00 亿元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 3 万人 ( 轻轨≥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8. 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预测的年限是如何确定?答: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预测年限一般是指线路建成后的初、 近、远期。

初期是指线路开通运营第 3 年、近期第 10 年、远期第 25 年9.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常用的客流预测的软件有哪些?答: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常用经典的“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即:出行发生、吸引预测,出行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常用的客流预测软件有:3TransCAD,Trips, EMME/2 等10. 地铁工程的设计年度是怎样划分的?答:地铁工程的设计年限应分初期、 近期、远期三期初期按建成通车后第 3 年要求设计,近期按第 10 年要求设计,远期按第 25 年要求设计11. 何种情况下设置大小交路?答:列车交路规定了列车的运行区段及运行长度 在客流分布不均衡程度较明显和列车对数较多的情况下可考虑设置大小交路, 可减少运用车辆数, 从而减少投资, 也可减少运营支出12. 地铁系统的财务内部基准收益率一般采用多少?什么情况下可盈利?答:财务基准收益率一般取 5%当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 5%时,财务效益较好,可实现盈利 但轨道交通项目为公益事业, 投资较大, 很难实现盈利, 一般需靠政府财政补贴13. 什么是客流?什么是客流量?答:客流是指在某一区段上单位时间内朝一个方向或往返旅客的实际数目或预算数目;客流量是指城市各个区段上单位时间内单程或往返运送的或需运送的旅客数目 。

1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分为哪四个阶段?答: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15. 地铁线路的类别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哪几类?答: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其中辅助线又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等 (正线为载客运营的线路,行车速度高、密度大,且要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 因此线路标准较高; 辅助线是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线路, 一般不行使载客车辆,速度要求较低, 故线路标准也较低; 车场线是场区作业的线路,行车速度低,故线路标准只要能满足场区作业即可16. 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答: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城市现状与规划的道路、地面建筑物、管线和其4他构筑物、文物古迹保护要求、环境与景观、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17. 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怎样确定?地铁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如何确定?答: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 A 型车不宜小于 25m, B 型车不宜小于 20m,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

区间正线: 350m 困难地段: 300m辅助线: 200m 困难地段: 150m车场线: 150m车站: 1200m 困难时: 800m18. 地铁线路坡度如何确定?答: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30‰,困难 35‰联络线、出入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35‰车站: 地下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坡度宜采用 2‰,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 3‰的坡道上;地面和高架车站一般设在平坡段上,困难时可设在不大于 3‰的坡道上车场线:宜设在平坡道上,条件困难时库外线可设在不大于 1.5 ‰的坡道上折返线和停车线应布置在面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隧道内的坡度宜为 2‰,地面和高架桥上的折返线、停车线,其坡度不宜大于 2‰19. 地铁线路竖曲线半径如何确定?答:正线区间:5000m困难时 3000m车站端部:3000m困难时 2000m辅助线:2000m20. 线路纵断面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答:线路纵断面设计根据线路平面、敷设方式、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市政管线、道路净空、通航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计1)地下线应设计成高站位、低区间的节能型纵断面2)高架线的坡度力求平缓,以使线型美观、流畅,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不良影响。

3)线路最大坡度不大于 30‰,地下线最小纵坡不小于 3‰,以利排水困难地段在确5保排水的情况下,可采用小于 3‰的坡度,高架线可为平坡4)地下车站坡度采用 2‰,困难条件下可为 3‰,高架车站坡度为平坡, 困难时不大于3‰5)地下线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区间隧道结构覆土不小于 1 个 D(隧道外径),车站结构覆土不小于 2.5m 6)高架线跨越道路时,其净空按下列标准采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为 5.5m,其它道路 4.5 ~ 5.0m7)高架线跨越河流时,应满足河流航道等级的通航要求8)本线与其它轨道交通线相交时,应考虑为了换乘方便而影响纵断面的因素21. 什么是道岔,其基本形式有哪几种?答: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或越过另一条线路时的设备称为道岔 道岔有 3 种基本形式:线路连接、线路交叉、线路连接与交叉22. 道岔距站台端部的距离应从哪些方面考虑?答: 1)从列车折返能力2 )道岔整体道床铺设范围3 )道岔信号设备的设置23. 在车辆段出入线、折返线、停车线和岔线(支线)上,当遇到哪些情况时,宜设安全线或其他隔开设备?安全线长度一般最小设置多少?答:1)当出入线上的列车在进入正线前需要一度停车, 且停车信号至警冲标之间小于列车制动距离时;2 )折返线末端与正线连通时;3 )当岔线(支线)与正线接轨时。

安全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40m,在困难条件下可设置脱轨道岔24. 车站的类型有哪些?答:车站按客流量大小可分为大车站、中等车站和小车站;按设置的位置可分为地下站和地面站;按站台型式可分为岛式站台车站、侧式站台车站和混合式站台车站625. 车辆段及停车场的设备配置有哪些?答: 出入段(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