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动态之美(一)-北京课改版1.教学背景:根据北京课程改革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和美术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中喜悦成长,享受美的感受,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因此,本文介绍的是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通过“动态之美”这一主题来展开学习和教学2.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动态元素,如风、云、水、花等,学习描绘和表现它们的形态、颜色和运动状态的方法,同时更好地理解色彩和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通过本次教学,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心和耐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兴趣;2. 培养学生对动态元素艺术表现的敏感度,能够感性地表现出这些元素的美丽之处;3. 了解和掌握色彩、线条、形态等方面的表现方式,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4. 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创作3.教学内容:3.1 知识点1. 色彩知识:色彩种类、色彩搭配、色彩对比、色彩深浅、色彩的构成等。
2. 线条知识:线条的种类、线条的形态、线条的使用方法等3. 形态知识:动态元素的形态、动态元素的特点等4. 创作方法:造型、涂抹、描绘、刻画等3.2 教学步骤3.2.1 热身首先让学生安静下来,用专注的目光观察身边的一些动态元素,如:风、云、水、花等,学生可以举手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动态元素,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状态3.2.2 知识点教学1. 介绍色彩知识,通过海报等材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含义和种类,颜色的对比和搭配等2. 介绍线条知识,让学生对线条的基本形态和运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3. 介绍动态元素的形态知识,了解动态元素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和描绘动态元素3.2.3 创作实践1. 让学生在课前带来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观察和谈论,交流彼此对颜色、形态、线条等的感受2. 教师现场展示涂鸦,让学生自由涂鸦,通过模仿加深对色彩、线条和形态的理解3.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态元素,通过造型、刻画、涂鸦等方式,尽量个性化表现4. 让学生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成果,互相欣赏、评价和提高3.2.4 总结1. 学生们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讨论和评价,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美学意义和艺术表现方法。
2. 课下教师可提供更多的绘画资料和实践体验,让学生们进一步提高4.教学评估:学生可以通过作品的完成度、表现形式、颜色和线条的搭配等来考察5.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对动态元素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有了提高,理解了色彩、线条和形态等基本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和实践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动态元素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