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乌南干渠延伸工程可研报告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9MB
约119页
文档ID:522710474
乌南干渠延伸工程可研报告_第1页
1/119

乌南干渠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新城区供水工程—乌南干渠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乌南干渠延伸工程)1.1.2建设地点博乐市1.1.3建设内容及规模乌南干渠延伸工程输水明渠全长42.58km,设计流量2.6m3/s,加大流量3.38m3/s为了便于施工,断面型式不宜变化太多,渠道采用梯弓形断面,桩号0+000—8+200、20+250—31+450段采用C20现浇砼衬砌,纵坡在3‰—10‰之间;从桩号8+200—20+250、31+450—42+580段采用C20细石砼砌石衬砌,纵坡在12‰—21‰之间;干渠沿等高线布置在岗吉尕山山前洪积扇群的上部,沿线冲沟较发育,为防止洪水对渠道的冲刷及危害,必须在渠道沿线的上侧设置防洪设施,经统计该工程沿线共设建筑物130座,其中:过洪桥23 座,交通桥21座,涵洞35座,涵管35座,跌水8座,渡槽2座,调节池1座,牲畜饮水口4 处,节制分水闸1座;修建防洪导流堤12.905km,暗渠1.6km1.1.4项目背景博乐市作为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市政建设不断加强,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并进一步拓展,根据自治州“十五”计划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把博乐市建成精致、优美的“盆景”,建成“花园式”的城市,建成自治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形象城市,就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管理等各项工作,搞好城市整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

依据博乐市城市建设现状和长远发展的需要,2002年博州党委、人民政府提出在博乐市城区博尔塔拉河(以下简称博河)南岸建设一座新城--博乐市新城区(以下简称新城区),该处为荒漠戈壁滩,不占耕地,不影响农业经济,是城市较理想的发展空间,现已完成新城区总体布局设计新城区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建设一座集行政、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新城区建设规划面积为24km2,其绿化面积占50%,并在博乐市(以下简称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沿博河两岸建设绿化隔离带6 km2,共计30 km2但水是制约新城区建设的主要因素,经实地考察,新城区所处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均无法满足新城区需水要求,为了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唯一的出路在调水博河下游灌区是博州重要的经济作物产区,也是博州农业灌溉最缺水的区域:博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7亿m35~9月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30.6%,而灌溉高峰期6、7、8三个月份径流量只占20.7%,尽管近年来下游灌区对渠系进行了防渗,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高新节水技术,发展喷滴灌面积,但是夏季灌溉缺水的矛盾,还十分突出2004年“五一”、“七一”、“八一”水库联合配水系统控制灌溉面积34万亩,年缺水达3881.1万m3以上,缺水时间上集中在6、7、8月份。

博河支流乌尔达克赛河(以下简称乌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亿m3,5~9月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81.9%,灌溉高峰期6、7、8三个月径流量占67.1%乌河出山口建有鄂托克赛尔水库,兴利库容2672万m3,水库配水系统控制灌溉面积为17万亩,在灌溉用水高峰期6、7、8月份水量泄入河道达2518万m3,灌溉水量有保障,而且富余乌河至博河汇河口距离为21km,该段河床地质为砂卵砾石,为强渗水区域,水库下泄水量大多入渗,对地表径流形成了滞后作用,水量利用率低因此这种水资源在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为跨河流调水提供了有利条件1.2工程建设的任务工程建设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博乐市新城区绿化灌溉用水以及缓解博河下游灌区缺水问题其中新城区绿化灌溉面积12km2,博乐市新老城区之间绿化隔离带灌溉面积6km2,合计面积18 km2,设计水平年2010年全年博乐市新城区绿化灌溉需水量为1079.66万m3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工程的建设是缓解博河下游灌区夏季缺水矛盾,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博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4.6亿m3,其水量既要满足农业灌溉、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又要维持生态需水近年来,流域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量供需矛盾,但由于河道来水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高峰期博河下游灌区夏季仍缺水,农作物得不到适时的灌溉而造成减产,制约了灌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近年来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以及农牧民节水意识的提高,乌河灌区的灌溉定额不断下降,灌区引水量逐渐减少,本工程的建设可将乌河节余水量通过干渠直接调入下游灌区,缓解博河下游灌区的缺水矛盾,将为下游灌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工程的修建有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2、工程建设是确保博乐市新城区绿化建设用水的需要博乐市新城区为未开发的荒漠戈壁滩,新城区绿化建设面积为18km2,主要为植树、种草,全年需水量1079.66m3,该工程的建成可保证新城区绿化用水,促进博乐城市化建设的进程3、工程建设是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加速灌区发展的需要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为加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而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正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本项目的建设就是顺应西部大开发、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干渠建成将成为一条灌区输水“动脉”,使博河流域水资源由西向东得以统一管理,充分利用4、工程建设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需要乌河是博河上一条较大的支流,由鄂托克赛尔水库到博河汇合处,沿线有21km基本为戈壁滩,该段为强渗漏段由博河博乐水文站实测来水过程可知,博乐站年内分配:冬闲水占35.3%,春灌期占25.3%,夏灌期占15.8%,秋冬灌期占23.6%,夏季来水量最少,而秋季水量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上游大量引水灌溉,另一方面是由于水量下渗,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使灌区内部的部分生态得以恢复,为博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综上所述,乌南干渠延伸工程的实施对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灌区经济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灌区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4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本工程的建设能够保证每年从乌河调水2373.39万m3到博河,为博乐新城区供水和缓解博河下游灌区用水紧张的状况,从水量调度的方面说明,本工程是可行的2、根据对工程沿途的地质条件及洪水发生情况的分析,工程沿线地质条件良好,虽有多处洪沟,但本工程的沿线南岸20—50m范围内有一条1958年修建的土渠,经40多年的洪水冲刷及风吹日晒,至今土渠基本完好,可作为本工程的防洪渠,起到疏导排洪的作用,因此本工程从地质、选线等方面说明是可行的3、本工程建设的作用是为博乐市新城区绿化生态供水和博河下游灌区补充灌溉用水,即使今后精博调水工程实施,可解决新城区供水和下游灌区的缺水,本工程仍可为沿线的天然草场灌溉或发展牧区水利工程服务,因此从今后发展方面看是可行的。

1.5编制依据 1.5.1政府文件1、博州党常[2003]8号“中共博州九届委员会第四十七次常委(扩大)会议纪要”;2、2004年自治州水利工作部署文件博州水办字[2004]6号1.5.2规划报告1、《博乐市21世纪新城总体规划构想》2003年;2、《博乐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年待审;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新城供水规划》2003年;4、《博河、精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及水文分析计算报告》2001年;5、《博河、精河流域规划修编报告》2002年;6、《博乐市统计提要》(2004年);7、《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五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8、《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七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5.3法规、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6、《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 7、《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CECS46:93);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9、《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10、《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ECS17:90); 11、《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8:90); 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000年版);1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1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

1.6工程投资及建设工期推荐方案工程静态总投资2956.11万元,总投资2956.1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289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0.37万元;临时工程投资128.31万元;独立费用190.17万元;水土保持费87.48万元;预备费260.78万元其中申请自治区基本建设财政预算内资金15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及建设单位自筹1456.11万元,计划建设期为14个月1.7项目组织管理该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博河流域管理处项目法人为本项目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安全生产负总责为保证项目能顺利有效的实施,成立由州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论证、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工作由博州水利局具体组织,博河流域管理处设立相应的工程建管机构1.8结论该工程通过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经济内部受益13.23 %,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205.89万元,大于零效益费用比1.08,大于1经分析项目建成后单方成本水价为0.1422元/m3,考虑5%销售利润后销售水价为0.1494元/m3,鄂库现供水价格为0.08元/m3,本工程修建后高出其0.0694元/m3。

2 水文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乌南干渠延伸工程项目西起乌南干渠阿场段末端,东到博乐市“五一”水库,地理座标为东经81°35′38.3″~82°02′4.7″,北纬44°53′35.7″~44°52′28.8″,全长42.58km2.1.2地形地貌该工程项目位于岗吉尕山北坡山前洪积倾斜扇群上部,干渠所处地段,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干渠由西向东走向,干渠南面洪积扇区表面生长着以博乐蒿、沙生针茅、镰芒针茅主的荒漠草地,是牧业生产的春秋草场,扇面上分布着许多由于暴雨洪水形成的洪沟,沿洪沟明显地生长着锦鸡儿,形成一条绿色的带子,地势起伏,沟梁交错,洪沟主要走向由南至北,干渠沿线共分布有190多条洪沟,洪沟间距一般为50~300米之间,洪沟宽一般为2~26米,沟深在0.5~4米左右,该处常年降水量少,植被稀疏,大部分地带地表裸露着砾石层;干渠沿线有一条土渠,该渠修建于1958年,沿线总长度55km,起点在乌河出山口处,末端到石灰窑土渠断面为梯形,深度为0.5~4.2m,沿程未设防洪设施,每逢暴雨季节,暴雨洪水沿洪沟直接泄入土渠,经过40多年洪水的冲刷,在土渠两岸已形成了固定的泄洪口。

乌南干渠延伸工程充分利用该土渠的防洪功能,沿该土渠北岸20~50 m之间平行布置,沿线地面高程由西向东为1036.61~534.17m2.1.3气候特征该区属新疆准噶尔盆地中温带荒漠、半荒漠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较迅速,降水少,空气干燥等,根据博乐气象站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