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外教史中关于学前教育的各阶段划分一、柏拉图关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划分柏拉图把 7 岁前儿童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出生至 3 岁为第一阶段,实行儿童公育;37 岁为第二阶段,要去除儿童的自我意志,即一种不官运亨通的内在的恶二、亚里士多德关于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年轻一代受教育的时期划分为三个年龄阶段:出生至 7 岁为第一阶段,为学前时期,在家庭中施行训导;714 岁为第二阶段,1421岁为第三阶段,这两个阶段则要实施正规的集体教育三、卢梭关于自然教育的年龄分期及各年龄阶段的教育卢梭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的自然进程,把儿童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02 岁婴儿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为主;212 岁儿童期的教育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1215 岁青年期教育,以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1520 岁青春期教育,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四、福禄贝尔关于教育的分期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 页 -福禄贝尔把儿童教育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是婴儿感官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主要通过“吸收”外界各种事物使自己成长;幼儿期,即儿童早期,通常在儿童 3 岁左右,儿童通过观察、与周围的人和事物接触及游戏等活动获得经难和体验,并试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少年期即学生期,是儿童在 7 岁左右开始的学校学习阶段,儿童主要学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蒙台梭利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6 岁为第一阶段06 岁是儿童的修改及各种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又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出生到3 岁,就是儿童成长的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出生到 1 岁左右,主要是在无意识中依靠强大的“吸收力心理”去广泛的感受周围环境的刺激,通过持续不断的刺激,使儿童的各项感官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儿童岁左右便开始学会了走路和使用语言,其社会交往技能开始得到发展第二个时期是 36 岁,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便是,儿童开始从无意识状态向有意识状态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儿童开始选择性的模仿大人的行为和动作,开始获得最初的记忆力、理解力与思维能力2)612岁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并具有了一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希望突破过去狭小的生活范围这一阶段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应当由感觉练习转向的抽象的智力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始注重运用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3)1218 岁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身心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具有了自尊心、自信心和荣誉观这一阶段应当对儿童进行社会性的训练,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六、弗洛伊德的不同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兴奋区域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 页 -(1)口唇期(01 岁),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等刺激来满足对事物与快感的需求,口腔成为其获得快感的中心2)肛门期(23)岁,幼儿开始在父母有意识的训练下进行自我排泄,并从中体验到快乐3)生殖器期(45 岁),这一时期,儿童喜欢抚摸性器官,产生性幻想,由此获得快感4)潜伏期(612岁),儿童开始通过学习、交友、运动、游戏等开始寻找外部的爱5)生殖期(13岁以后),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儿童力图摆脱父母,与父母分开,建立自己的生活,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成员七、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成长阶段的划分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17 岁以前经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02 岁,信任感对怀疑;第二阶段,24 岁,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第三阶段,47 岁,主动性对内疚;第四阶段,716岁,勤奋对自卑八、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从认知图式的性质出发,把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的智慧只限于感知运动,即儿童主要是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与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获取经验,构筑的是动作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 岁),这一阶段,儿童伴随语言的产生,心理表征功能大为增强,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即儿童的智力由感知运动逐步转化为符号表象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消除,开始获得量和数的守恒观念,并且能够理解事物的相对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 页 -(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后),开始不用领先具体事物来算,而是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九、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论1)前道德阶段(出生 2 岁),这个阶段对应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感知运动期2)他律道德阶段(37 岁),此时儿童的认知处于前去处阶段3)自律道德阶段(712岁),儿童不再盲目服从规则,判断好坏的标准不再是权威,而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并能做一言行一致4)公正道德阶段(12 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开始具有可逆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