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单元-长城.docx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4KB
约4页
文档ID:531489485
第五单元-长城.docx_第1页
1/4

长城[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学习难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 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 画面 [教学时间] 30分钟[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景 谈话导入1.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背景图,同时播放《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2.谈话: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吗?3.交流感受,出示句子,导入新课①“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尼克松②“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叶利钦③“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拉宾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隔”三、由图入文 学习课文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简介长城2.学习课文前两个自然段1)出示文中第一幅彩图,抓住重点词“蜿蜒盘旋”感受长城“长”的特点2)出示文中第二幅彩图,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的位置和作用,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站在长城上,作者浮想联翩,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想到了什么?(2)师生交流,抓住“站、踏、扶”三个动词体会作者是身临其境,想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一定很不容易3)设想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情景,理解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说话训练: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 4.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1)对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能谈谈你自己的体会吗?(2)教师总结:是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所以,尼克松、叶利钦、拉宾这些著名的外国领导人才会发出感慨,赞美长城!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又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后练习]请同学们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实践。

1.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板书设计]远景: 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顶上像很宽的马路长 城 近景: 高大 坚固 垛子 血汗伟大奇迹 外侧 瞭望口 智慧射口 方形城台联想:站在……踏着……扶着……想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