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word 版有答案)

学无****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9KB
约5页
文档ID:327840157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word 版有答案)_第1页
1/5

《曹刿论战》达标练习 一.文常填空:(10分)《曹刿论战》选自《 》,原名《 》,又称《 》, 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为 时期的 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备完整的 史书本文所写的战争是 ,作战的双方是 ,这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役二.重点词语解释:(21分)1.齐师伐我 2.肉食者谋之 3.未能远谋 4.弗敢专也 5.小惠未遍 6.忠之属也 7.公将驰之 8.牺牲玉帛 玉帛 9.小信未孚 10.虽不能察 11.对曰 12.肉食者 13.登轼而望之 14.既克 15.三而竭 16.彼竭我盈 17.难测也 18.惧有伏焉 19.一鼓作气 20.望其旗靡 21.遂逐齐师 三.一词多义:(17分)1.请 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2.何 又何间焉 何以战 3.从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4.见 曹刿请见 乃入见 5.信 必以信 小信未孚 6.故 公问其故 故克之 7.再 再而衰 主人日再食 8.鼓 公将鼓之 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四.古今异义词:(24分)1.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 2.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3.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4.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5.衣食所安 古义: 今义: 6.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7.必以信 古义: 今义: 8.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 10.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11.神弗福也 古义: 今义: 12.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6分)1.神弗福也 2.公将鼓之 3.忠之属也 4.公与之乘 5.下视其辙 6.齐师败绩 六.重要虚词:(16分)1.之 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忠之属也 故克之 2.焉 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 3.其 其乡人曰 吾视其辙乱 4.以 何以战 必以分人 必以信 必以情 可以一战 七.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4分,每题2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彼竭我盈,故克之。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八.问答题:(12分,每题3分)1.结合文章,说一说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纵观全文分析,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文,谈谈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九.中考链接:1.(2020·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曹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     (3)神弗福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彼竭我盈,故克之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12.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入侵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态度和精神品质。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3分)【链接材料】晋、秦围郑①郑文公②使烛之武③见秦君,武辞焉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遂许之注】①晋、秦、郑: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郑文公:郑国君③烛之武:郑国养马官,有谋略2.(2020·北京)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8分)曹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曹刿请见 见多识广 见义勇为 各抒己见B. 小信未孚 言而有信 杳无音信 信手拈来C. 公与之乘 乘风破浪 乘虚而入 乘兴而来D. 遂逐齐师 出师未捷 百万雄师 仁义之师10.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11. “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材料一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材料二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勾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注: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

③[矫]假托④[犒]犒劳⑤[宾]以客礼对待⑥[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