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1 蟋蟀的住宅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3.50KB
约8页
文档ID:352137519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1 蟋蟀的住宅_第1页
1/8

11 蟋蟀的住宅语文要素阅读:1.默读课文,知道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习作:体会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使文章表达更有情趣的写作方法人文主题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教学重点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教学准备1.《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2.观察蟋蟀,搜集蟋蟀的图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根据课后习题默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完成《新解新教材》预习卡3.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课时目标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会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2.知道课文从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两方面进行了介绍3.品读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同学们,听,谁在唱歌? (播放音频)2.出示图片蟋蟀不仅是歌唱家,还是出色的建筑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蟋蟀有关的课文——《蟋蟀的住宅》板书课题)3. 书写生字“宅”。

屋檐宽、底座平、房子稳)4.动物住的地方一般叫巢、穴、窝,为什么题目是“蟋蟀的住宅”而不是“蟋蟀的窝”呢?5.总结:人的住房称之为住宅,作者把蟋蟀这种小昆虫的住处称为住宅,是把蟋蟀当成人来写了板书: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梳理内容出示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2.反馈检查,纠正读音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先同桌互读纠正,再全班交流:住宅 隐蔽 毫不 慎重 住址 优良挖掘 搜索 倾斜 骤雨 布置 抛出强调容易读错的字:“宅”是翘舌音,“慎”是前鼻音2)课文中的许多生字都集中在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提问: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结合回答,相机板书“住宅特点、修建过程”三、品读特点,初识“伟大”,感受细致观察1.抓关键词句,感受住宅的特点,体会“伟大”学习第5~6自然段1)默读勾画提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先勾画出表现住宅特点的句子,再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根据关键词思考从这些地方看出了住宅的什么特点?(2)交流体会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并板书。

①外部特点:选址——向阳倾斜、便于排水;样子——弯弯曲曲,大小适宜;环境——洞口隐蔽,平台平坦②内部特点: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3)朗读感悟点拨:一个小小的洞穴居然从内部到外部具有这样多的优点,这样精巧的设计,巧妙的构建,难怪作者会称赞“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请尝试将你们的赞叹之情融入朗读中2.品味语言,体会准确表达,感受细致观察1)提供范例,对比品味,体会表达的准确,感受观察的细致①感受表达的准确点拨:作者对蟋蟀住宅特点的描写十分准确老师把下面这句话改了改,请你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发现了什么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半”字,写出了住宅门洞的特点——既隐蔽、安全、通风,又便于进出这样表达更准确、更清楚②体会观察的细致点拨:这样准确清楚的表达和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吗?课件演示:将课文插图缩放至实际大小,让学生感受到蟋蟀洞穴极小,不易观察点拨:瞧,蟋蟀不过三至四厘米长,洞口也就二至三厘米宽,而作者却发现“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从这一个“半”字,你还体会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引导学生体会:正是由于作者细致的观察,才能把住宅的特点写得这样准确清楚。

再让学生想象描述法布尔长时间俯身观察的情景,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精细,表达的准确设计意图:教学分两步:先通过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准确的表达中感受观察的细致;再放手让学生找出这样表达准确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③引入名言加深感受出示达尔文对法布尔的称赞:“无与伦比的观察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赞叹2)自读勾画,合作交流,体会表达的准确,感受的观察的细致引导:文中像这样写得准确,又体现出作者观察仔细的地方还有很多,请你找一找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批注交流,体会感悟预设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蟋蟀的住宅原本就小,作者不但发现了这些洞穴,还观察到洞穴向阳,而且是倾斜的这需要仔细、反复地观察才能发现预设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最多”一词十分准确,从中能够体会到作者一定经过反复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作者的观察是耐心而又细致的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字,认读,“开火车”组词2.重点指导书写:临、慎、卧、较五、布置作业1.订正《新解新教材》预习卡。

2.同桌互相听写本课重点词语课时目标1.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2.品读语句,感受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3.品味拟人写法,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明确学习要求出示句子“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引导:作者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仅仅是因为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吗?还有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结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再来看一看二、学习修建过程,感受工程伟大,体会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1.默读勾画,理清修建过程学生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小组合作思考:(1)用横线勾画出表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的语句2)结合这些时间,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2.学习挖掘过程,聚焦挖掘工具,感受工程伟大学习第7~8自然段写挖掘工程的内容1)默读第7~8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蟋蟀修建住宅时所用的工具,用波浪线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结合这些动作想象蟋蟀修建住宅时的画面,说一说蟋蟀挖掘住宅的情景设计意图:通过对时间的梳理,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持久;再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激发学生想象法布尔三十年如一日观察昆虫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感受作者的执着与快乐。

3)出示蟋蟀图片,观察蟋蟀的挖掘工具,体会其细小、柔弱、简单结合上节课所学习的住宅的诸多特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3.关注时间,拓展背景,感受作者持续细致的观察出示法布尔的简介,引入他写《昆虫记》的背景,感受作者持之以恒、孜孜不倦、耐心细致的连续性观察1)思考:将这些时间与作者的观察联系起来,你又有什么发现?(恒心、耐心、细心)(2)作者仅仅是观察了这样一个冬季吗?多媒体播放音乐营造氛围,出示法布尔在荒石园观察并写《昆虫记》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中的哪些文字打动了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结合资料,聚焦“三十年的观察”,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在荒石园观察昆虫的情景播放音乐,引导:三十年,那是多么漫长的岁月,三十年里法布尔与昆虫们朝夕相处,他忘情地伏地观察着眼前的昆虫,屏息凝视,和大地融为一体蝴蝶以为他是一截树桩,停在上面休憩;蚂蚁以为他是巨大的食物,呼朋引伴地前来搬运轻风为被,黄土为床,他的世界中只有钟爱的昆虫瞧,清晨太阳刚刚探出头,你仿佛看到法布尔在怎样观察昆虫?(学生想象补充)正午太阳高照,炎热难耐,你仿佛看到法布尔在怎样观察昆虫?(学生想象补充)夜深人静,大家都已熟睡,可是法布尔还在怎样观察昆虫?(学生想象补充。

)寒来暑往,瞧啊,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法布尔都没有放弃观察,他还在……(学生想象补充)正如他所说的——“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他书写的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三、阅读延伸,迁移运用1.拓展阅读,欣赏美文1)出示拓展阅读:课后资料英国麦加文的《昆虫》2)读一读,说一说这一片段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2.进一步感悟如何进行观察1)出示:阅读链接“燕子窝”(《森林报·夏》)2)学生朗读学生谈感受:选文好在哪里?四、布置作业1.完成《新解新教材》随堂练2.摘抄文中描写生动、准确的句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重在将语文要素与文本紧密结合,《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它将科学严谨的观察与情趣盎然的表达结合在一起针对本文的这一特点,教学时首先结合课后第一题,通过默读思考,勾画批注,从蟋蟀住宅特点和修建过程两方面读懂课文内容接着带领学生品读文中写得准确生动的典型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致入微、持之以恒的观察最后,在深入理解课文后,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将课文的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把住宅的诸多特点和柔弱的挖掘工具、漫长的修筑时间相对比,体会工程的伟大,感受蟋蟀出色的建筑才能,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