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A组·基础达标练]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群落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不包括微生物C.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解析: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A、C正确,B错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正确答案:B2.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捕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构成的种间关系C.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吸收其养分以维持生活,B错误;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为镶嵌式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答案:B3.在我国古代关于生物间关系的诗句、农谚、歇后语等较多,下列说法中没有体现捕食关系的是(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解析:C项中描述的是竞争关系答案:C4.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解析:由题图可知,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数量减少至一定水平,故桑毛虫环境容纳量变小;b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得最快,故增长速率最大;c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多,限制其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食物;由图中桑毛虫和暴猎蝽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知,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捕食关系答案:D5.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B.竞争促进群落资源的利用,能使物种丰富度增加C.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种间竞争促进群落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加,B正确;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D正确。
答案:A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C.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D.修整过的草坪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当前的大小,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B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由食物和栖息地决定,C错误;修整过的草坪既有水平结构又有垂直结构,D错误答案:B7.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幼竹位于中层,成年竹子位于最高层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长有较多的其他植物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竹笋、幼竹、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C.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群落D.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解析:首先明确,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冷箭竹的竹笋、幼竹、成年竹属于同一个物种(或种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长有较多其他生物,因此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答案:D8.在某自然区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B.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C.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D.增大物种A、C的种群密度均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解析:由题图可知,物种B以物种A为食,二者都是捕食关系,A正确;物种B和C的种群密度变化正好相反,两者最可能是竞争关系,B正确;从曲线可知物种A的种群减少时,B种群数量减少,物种C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种群数量增多,C正确;增大物种C的种群密度,物种B的种群密度会减少,其环境容纳量减少,D错误答案:D9.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的种群数量增减情况如图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_______关系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根据题意可知曲线A表示枯草杆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曲线B表示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曲线C表示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答案:(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 (4)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种群数量减少10.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解析:跳虫和甲螨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用手难以直接捕捉,因此常采用捕虫器进行采集若采集的跳虫要用于实验室培养,则在采集时必须保持跳虫的活性,吸虫器B中湿润的棉花模拟了土壤的湿润环境,有利于跳虫存活。
若要采集甲螨作为标本,则在采集时不需要保持甲螨的活性而是要保持其形态不变,吸虫器D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跳虫、甲螨和线虫都以酵母菌为食,则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跳虫、甲螨和线虫与酵母菌之间均为捕食关系答案:(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 捕食[B组·能力提升练]11.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从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B正确;人类活动导致农用地的表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较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少,C错误;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D错误。
答案:B12.如图中甲表示用某种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图乙表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A、B两种动物在120 d(d表示天)内的种群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与否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影响B.图甲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竞争关系而发生作用C.图乙中A、B之间为捕食关系,且A为被捕食者D.图乙中A、B之间为竞争关系,且A竞争力较强解析:大、小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所以大草履虫的存在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有影响,且通过竞争关系而发生作用;图乙中A、B之间为捕食关系,且A为被捕食者答案:D1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由题图可知,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其中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也便于小动物的采集;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答案:C14.如表所示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种类物种数第1年第4年第15年第25年第40年草本植物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