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时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21,年,形成,发展,强盛,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东周,奴隶社会,青铜时代,西周青铜凤纹尊,商 青铜兽面簋,春秋青铜方壶,夏 青铜爵,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氏族贵族,战俘、罪犯、平民,早期奴隶主,早期奴隶,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结合P22,完成夏朝的相关知识点,考点梳理,考点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建立者,建立时间,建立都城,历史地位,巩固统治的措施,都城考古,末代国王:,禹,约公元前,2070,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制定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桀,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世袭制,禅让制,禹,尧,舜,启,推举贤德,血缘继承,公天下,家天下,请阅读教材P23的正文和地图,完成商朝建立的相关信息。
考点梳理,考点二:,商朝的统治,时间,建立者,都城,中心,约公元前1600年,汤,今河南南部、河南东北部,亳,(,盘庚,迁)殷,统治措施:,对外:,经过多年的对外征战,商初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对内:,商朝为,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史记,殷本纪,考点梳理,考点三:,西周的兴衰,西周的建立,分封制,建立时间,建立者,建国之战,都城,重大事件,统治措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史称西周),国人暴动、犬戎灭周,分封制,牧野之战,目的,依据,受封,权利,义务,等级,意义,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宗亲,和,功臣,等,管理土地和人民,,,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1,)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2,)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意思是(西周)将同姓子弟亲属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齐鲁大地”“晋”等地的称号、简称都与分封制有关巩固对周边的统治材料二,“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分封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材料三 在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克盉,内有,43,字铭文,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之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50万年的元谋人,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30万年不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排除B项;半坡居民距今5000年,排除C项;河姆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素,养,检,测,1,【史料实证】,中华文明早期,废“天下为公”而行“天下为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现象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史料实证】,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王墓和贵族墓葬等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些考古发现(,),A.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历史,B.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C.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宝贵价值,D.体现出高超青铜工艺,A,B,4.(2024吉林长春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2024四川内江2)古时的三字经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
这一朝代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汤 D纣,A,B,素养提升,合作探究,朝代,夏朝,商朝,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重大事件,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亳、殷,镐京,商纣王,周幽王,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建立分封制,国人暴动,禹,阳城,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周武王,目的、对象、依据、内容、作用,从三朝的更替中得到什么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勤于政事爱惜民力,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归纳王室衰微的表现,考点梳理,考点一:,王室衰微,西周,分封制,春秋,王室衰微,授民授疆土,制度上,统治区域上,政治地位上,经济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定期纳贡,诸侯王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使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甚至依赖诸侯国经济支持,诸侯王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周王室管辖地区范围缩小,仅在洛邑一带;,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国君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教材研读,】,想一想: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开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诸侯崛起,竞相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考点梳理,考点二:,诸侯争霸,诸侯争霸的原因:,(,1,)王室衰微;,(,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目的,争夺霸主地位,旗号,“尊王攘夷”,春秋列国图,尊王:表面上尊崇天子,利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攘夷: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扰乱主要霸主,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评价,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产生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要一分为二,辩证评价;,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评价考点梳理,考点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行业,具体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逐渐活跃,经济活动得到,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规模不断,扩大,分工,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手工业,农业,商业,促进,推动繁荣,刺激发展,素养提升,2.(2024四川泸州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
这表明(),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1.(2024江苏常州2)按照西周的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竟问“鼎之小大轻重”,挑战周王权威该事件反映了(),A王室衰微 B尊王攘夷 C分封建国 D诸侯争霸,A,A,素养提升,合作探究,春秋时期动荡的表现有哪些,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出现,这使得旧有的井田制遭受破坏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控制范围缩小,经济能力下降等,诸侯国崛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点梳理,考点一:,战国七雄,战国概念:,(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七雄的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兼并战争:,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1,)目的,(,2,)性质,(,3,)特点,(,4,)重要战役,(,5,)影响,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广,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成语典故,主要影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vs,齐,秦,VS,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增兵减灶,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国,七雄之间日趋激烈、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导致各人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考点梳理,考点二:,商鞅变法,1.,背景,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3.,主要内容,内容,影响,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守旧,势力,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增强,军队战斗力,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井田制,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4.,影响,考点梳理,考点三:,战国时期的经济的发,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利,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漆器等手工业发展可观,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战国双镰铁范,战国刺绣龙凤虎纹衣袖,战国时期铜冰鉴,(,1,)时间与地点:,(,2,)修建者:,(,3,)三个主体工程:,(4),意义:,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公元前,256,年 成都,李冰父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是,世界水利史的奇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1(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50万年的元谋人,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30万年不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排除B项;半坡居民距今5000年,排除C项;河姆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素,养,检,测,1,【史料实证】,据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此记载反映了(),A“国人暴动”B春秋诸侯争霸C七国之乱D战国三家分晋,2.,【唯物史观】,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对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B无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为了掠夺人口和土地,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诞生和确立,D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B,C,4.(2024甘肃白银1)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这描述的是(),A原始农耕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土地制度的变迁 D耕作方式的变,3.(2024四川眉山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B,B,素养提升,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公田抛废、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