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阅读答题方法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22KB
约6页
文档ID:434968406
阅读答题方法_第1页
1/6

记述文(语言)1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或者替换一般采用比较法,即删去或者替换这个词语后,前后的句意有何不同,效果有何差别,根据前后的变化得出答案答题模式:显摆出自己的明确观点,认同或者否定;再说该内容能否删去或者替换的理由2、分析词语能否替换:这种题答案一般为“不能替换” 答题模式:不能替换因为 x x词,原词的意思是…..,该词准确生动写出了……,若换成 x x 一词(解释) ,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 、 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答题模式: 词语的表层义 +深层义4 、 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关键词语往往是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修饰词、特殊词(拟声词、颜色词)运用修辞或者表现手法的词答题思路:第一,了解词性、感情色彩,分析修辞、表现手法;第二,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确切的含义及效果;第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感情5 、 分析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比喻需要分清本体和喻体,需要了解喻体的本义,注意修饰限制喻体的词语,进而把握本体的特点,揣摩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6 、 分析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答题思路:需要认清描写的事物,找出将事物人格化的词语,从人格化的词语中揣摩作者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和蕴含其中的情感。

答题模式: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 ..拟人化,赋予它人的语言(神态、情感或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之情7 、 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讲,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8 、 引用的作用A 、 引用名言警句,增强说服力,使人信服;B 、 引用古诗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让文章富有文化底蕴;C 、 引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内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D 、 引用相关人士的生平事迹,让文章富有真实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E 、 引用哲理故事,增强哲理性,更耐人寻味F、引用在结构上往往起到“总领下文、总结上文、过渡”等作用9、动词的表达效果抓住关键动词, 明确是写人的动作, 要概括出人做的事情, 展现出的人的心理活动,体现出的人的性格品质;明确是写物的动态,要概括出物怎样的动态,生动形象地表现物的什么特点答题模式: 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 x x (人、物)的….特征(情感、形象)10、 理解句子的含义( 1 ) 、抓 关键词 理解它的语境义、比喻义、引申义、言外之意等 2 ) 、抓修辞、描写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来理解句子含义;( 3 ) 、抓句子的 修饰限制 成分;( 4 ) 、联系 上下文、 文章的 时代背景 、作者的 思想情感 、文章 主旨 理解句子。

11、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一步:确定赏析角度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可以从“词语妙用”入手,赏析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从“描写手法”入手,如: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还可以从“表达方式” ,即描写、抒情、议论等角度入手第二步:分析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展示的具体内容第三步:理解情感表达分析句子所蕴含的人物的情感或文章主旨答题模式: 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或描写方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反映了……主旨) 记叙文(结构)1 、 分析标题的作用 :( 1 ) 、表明写作对象;( 2 ) 、体现主要内容;( 3 ) 、贯穿全文线索;( 4 ) 、揭示情感主旨;( 5 )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题模式 :看标题本意 思考深层含义 分析标题效果 2、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一般从 内容 和 结构 两方面来回答2) 、点明事件发生的环境或背景4) 、 渲染 气氛;( 6 ) 、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与下文 形成对比(相照应)作用,在结构上起到 作用内容上:( 1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主题 3 ) 、交代事件主要内容;( 5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构上:( 1 ) 、统领全文,引出下文 。

2) 、为下文 做铺垫(埋下伏笔)答题模式 :这一句(段)在内容上起到 3、中间句(段)的作用从 内容 和 结构 两方面回答内容:要概括叙述的事件、描写的事物、抒发的感情等;结构:过渡、照应、铺垫等答题模式 :( 1 ) 、这句(段)承接上文 , 引起下文 ( 2 ) 、本句(段)起了过渡的作用;( 3) 、 与 照应;( 4) 、 为下文 做铺垫4、结尾句(段)的作用内容: ( 1 ) 、点明中心( 2 ) 、深化主旨,抒发作者某种感悟或者感情结构 : ( 1 ) 、总结全文( 2 ) 、首尾呼应,让文章更完整( 3 ) 、照应题目或者回应前文记述文(人物)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五个方面:1 、 人物描写 如: 肖像、 动作、 语言、 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重视人物的身份、 地位、经历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形象2 、 故事情节、典型事件 ;3 、 典型环境描写;4 、 人物之间的关系;5 、 结合写作背景或文章主题记述文(表达方式)1 、 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四个方面入手 :( 1 ) 、环境本身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B、体现时间或者情节的变化;C、渲染营造氛围。

2 ) 、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A 、 烘托人物心情;B 、 烘托人物形象;C 、 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3 ) 、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A 、 暗示文章的中心;B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C 、 注意: 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 答题模式 :本段文字描写了……,渲染了(衬托了、交代了) 表现了 2 、 外貌描写的作用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的特征等答题时结合这些作用进行具体分析答题模式: 外貌描写突出了…..的…..性格(体现了….的…..地位,反映了……的时代特征)3 、 语言描写的作用对人物的语言描写, 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还能揭示人物的身份与地位,有时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答题模式: 运用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表现了人物…….性格(或精神品质)4 、 动作描写的作用( 1 ) 、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 2 ) 、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 )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 4) 、表现人物的姿势、情感或态度;( 5 ) 、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 6 )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

答题模式: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的精神品质5 、 侧面描写的作用A 、 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B 、 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或烘托,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C 、 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D 、 可以节省正面描写需要的大量笔墨, 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 表达更为简洁精炼答题模式:通过对…….的侧面描写,突出了….,表现了……记叙文(表现手法)1 、 对比的作用对比手法是文学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其作用主要有: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作品主题更突出,思想感情更深刻,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答题模式: 通过…….与……..的对比,突出了…..,更好地表现了…….,对文章主题起到了……作用2 、 象征的作用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分析象征的作用,首先要找到象征物与被象征对象之间的相似点,再点明运用了象征的表达效果象征的作用有:( 1 )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 2 ) 、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感觉,能表达真挚的感情答题模式:文章借…..(物),象征了……,起到了…..的作用。

3、以小见大的作用以小见大指的是从小的方面可以看出大的方面,通过部分可以看出整体作用:使文章更通俗易懂,并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4 伏笔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叫伏笔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答题模式: 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呼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记叙文(其他)1 、 怎样把握作者的情感( 1 ) 、了解写作背景,如:乱世中往往表达忧国忧民、思念家乡的情感;( 2 ) 、注意关键词语,透过关键词语来把握有关情感的信息;( 3 ) 、抓住主旨句,抓体现作者态度、情感的中心句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4 ) 、把握文中重点意象,如: “柳”有留恋、惜别之意;( 5 ) 、注意情、景关系答题模式: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本题就是通过抓主旨句来分析作者情感的2 、概括内容要点( 1 ) 、提取法围绕问题的关键词,从文章中提取含有关键信息的语句,如主旨句、结论句、段首句、段尾句等,然后进行概括;( 2 ) 、组合法即通过组合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3 ) 、概括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适用于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简述故事情节等3、插叙的作用A、能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更加丰满,文 章主题更加鲜明、深刻;B、可以起到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C、使文章结构紧凑,避免平铺直叙;D、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作铺垫或 与前文(后文)形成对比答题模式: 这部分内容采用了插叙的写法,补充记叙了… ..,作用是……4 倒叙的作用倒叙属于中考常考的记叙顺序之一, 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主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述的单调呆板,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等 5 对作品的感悟答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原文的中心,以之生发自己的观点,或者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现,谈自己最深的感受第二步,结合生活多角度进行探究,所表达的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显示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6 多种感官写景的作用首先:要熟知、体会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等的具体感受;其次:应依据具体的句子去辨析属于哪种感觉,然后再写出作用。

一般调动多种感官写景的作用是 “能够给人一种立体式的美感, 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气氛7 判断写景的顺序( 1 ) 、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法,回答时首先考虑由远到近、由近及远、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等顺序 2 )时间顺序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或早或晚或春夏秋冬或其他形式的时间顺序描写景物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 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