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快乐小螃蟹》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螃蟹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能够模仿小螃蟹的形态并画出一个小螃蟹; 3.感受小螃蟹的美好形态,并表达自己的小螃蟹画作; 4.能够简单理解中华民族神话《女娲补天》的主要情节二、教学内容1. 小螃蟹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2. 小螃蟹的绘画技巧;3. 中华民族神话《女娲补天》中的螃蟹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叫“变身大师”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跃起来2. 导入 (5分钟)教师将一张画有小螃蟹形态特征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向孩子们介绍小螃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3. 安排绘画任务 (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小螃蟹的图片,并要求孩子们模仿小螃蟹的形态,自由发挥创造画出一个小螃蟹,并感受到小螃蟹的美好4. 自由绘画 (3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一个自己的小螃蟹5. 交换作品 (5分钟)让小朋友们交换他们的作品,并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画的小螃蟹6. 讲解《女娲补天》故事情节 (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女娲补天》故事情节的方法,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神话7. 结合小螃蟹创作情节画故事板 (30分钟)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女娲补天》故事情节的理解,结合自己刚才创作的小螃蟹,画出一个故事板并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
8. 展示作品 (10分钟)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创作的故事板9. 反思 (5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在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哪个环节最受欢迎等,以便改善后续教学四、教学设计反思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是小螃蟹,使学生在绘画的实践中,了解小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以及了解中华民族神话《女娲补天》中的螃蟹在设计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戏热身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图片介绍,使得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自由绘画和交换作品,促进了学生对小螃蟹的深度理解和表达;以及以故事情节为主线的创作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女娲补天》中的螃蟹的形象,并结合自己的小螃蟹展开创作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自由地画小螃蟹,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关于小螃蟹的各个方面;他们将自己的画作交换,并互相欣赏;在结合中华神话的创作活动中,他们作品生动有趣,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教学反思中,老师认为教学过程的热身环节稍微设计得过于简单,热身效果不够明显后续教学在热身部分需要更精彩、有趣的活动,以更好地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多地运用趣味性与互动性,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提高人文素质的同时为其开拓创意思维和审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