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件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5301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论语十则》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论语十则》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论语十则》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论语十则》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课件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思短章 精神安于简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

2、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修身名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赏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赏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赏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艰苦的环境才能看出一个人的

3、节操和品格。艰苦的环境才能真正地考验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相传曾学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50岁时曾任鲁国的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并当过三个月的代理宰相。罢官后,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而未能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易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有3 000人,著名的有72人。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

4、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也被后人尊为“圣人”。,二、文体常识 1论语的编纂特点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全书共二十篇,分为五百一十二章。每一篇都用第一章的头两个字作标题。论语各章独立成篇,其排列次序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每一章只有三言两语,简单明了,接近口语,后人称这种简短的形式为语录体。,2论语的思想内容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它的影响涉及文学、哲学、政治、思想、伦理学、美学、音乐、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以仁释礼。“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子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孔子讲“爱人”以实现

5、“仁”,以“忠恕”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实现“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还提出了“孝悌”和“忠恕”两个辅助原则以“温和”的方式治理动乱的社会。孔子还从“仁”出发,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理论,如“克己复礼”。他还把“仁”推演为恭、宽、信、敏、惠等具体道德要求,以及中,庸之道。从“仁”出发,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体现在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皇权宗法统治秩序上,体现在孝、悌、忠、信的礼教上,这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要求。,3论语的后世影响 论语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世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8

6、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预习作业 一、通假字 1可谓好学也已(通“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_”,_),聪明、明智,矣,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损害,动词,顺从,动词,从事,动词,听从,名词,通“纵”,动词,跟随,介词,自,动词,破坏,形容词,旧的,副词,趋近,趋向,形容词,舒适,安逸,形容词,安稳,形容词,安定,动词,养,养生,动词,安置,安放,疑问代词,哪里,动词,靠近,动词,成就,动词,就职,名词,功业,功劳,动词,立志,有志于,名词,记忆,名词,志向,名词,所做

7、的标志,动词,夸耀,炫耀,动词,砍伐,动词,讨伐,攻打,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动词,称许,赞许,动词,女子出嫁,动词,使返回,回去,动词,带回,动词,归附,归属,助词,表陈述语气,代词,相当于“之”,疑问代词,哪里,助词,表疑问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语气舒缓、停顿,兼词,“于此、于之”,意思是“在这里、在那里”,三、词类活用 1饭疏食、饮水_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_ _ 3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_ _ 4就有道而正焉_,名词作动词,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安逸,使信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坏,形容词作动词,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_

8、 6不义而富且贵_ 7戒之在得_ 8请事斯语矣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动词活用作名词,泛指一切贪欲,名词用作动词,施行,形容词作动词,得到富贵,四、文言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 2敏于事而慎于言_ 3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_ 4盍各言尔志_,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反问句,反问句,五、名句默写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可谓好学也已。 2知之为知之,_,是知也。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 4知者乐水,_;知者动,_;知者乐,_。 5不义而富且贵,_。 6君子坦荡荡,_。,小人长戚戚,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不知为不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仁者乐山,仁者静 仁者寿,于

9、我如浮云,主旨归纳 节选的论语十则,通过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等问题作了形象而生动的说明。,重点突破,论语十则的前面几则,是孔子关于学习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关于学习有哪些主张?,提示 从节选的这三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习有如下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要苛求生活条件的好坏,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习要谨慎,要深入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即“敏于事而慎于言”;要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即“就有道而正焉”;在学习的问题上,要有恒定的志向,才可以有一定的作为,要谦虚、诚实,即“知之

10、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何理解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提示 孔子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就是为人类生活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男女老少,每个人平等相处,安分守己,这是孔子所主张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孔子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提示 孔子的这句话是从君子的人格修养上来说明智者与仁者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品质特征的。“知者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这同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功的精神品质相类似,能够引起智者精神上的共鸣。同样,“仁者乐山”,是因为山屹立不动、宽厚育物的静的特征同仁者宽厚爱人、沉着稳健

11、的品质有相通之处,能给仁者带来精神上的喜悦。,如何看待孔子对于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提示 这是孔子和儒家提倡的安贫乐道的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利用它要求被剥削人民安于贫困,以巩固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视和坚守民族气节、革命气节的优良传统。没有“于我如浮云”的精神,就做不到富贵不淫;没有“不改其乐”的精神,也就做不到贫贱不移。前一方面的影响是消极的;后一方面对于我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积极作用。,第四则是师徒关于志向的谈话,从这则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师徒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提示 在这则谈话中,子路、颜渊、

12、孔子各自述说了自己的志向。从他们述说的先后顺序和谈话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子路愿意广结朋友,重情疏财,性格豪爽,为人率真;颜渊则性格内敛、谦逊、有克己的态度,不事张扬;孔子的说法比较含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可以明白,使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怀的正是孔子一贯主张的“仁”。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以“仁”为本的胸怀,庄重、理性的长者风度。,通过学习理解本课的知识,请结合“克己复礼”谈谈“礼”和“仁”是什么关系?,提示 “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复到周礼。“克己复礼”包括了两个方面:“克己”是个人修养的功夫,“复礼”是这种修养的标准和要达到的目标。孔子希望通过人们的道

13、德修养使人们自觉遵守礼的规定。 关于“仁”“礼”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是说明“仁”是“礼”的基础;这里说“克己复礼为仁”则是说明“礼”又规定了“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要以“仁”为基础,靠“仁”来维护,离开“仁”,“礼”就徒具形式,“仁”也正是为了维护“礼”,“仁”的具体内容是由“礼”的要求来规定的,离开“礼”,“仁”就无所依托。“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一内一外,互为表里,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文本审美 论语是先秦文言文的典范作品,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

14、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在论语中,记录孔子言语的文字最为详赡。透视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具有音节自然,参差有致的特点,三四音节句的大量使用 ,辅以长短句,使得言语的大众教化色彩很浓,平实浅近。论语巧用修辞格,其对比无雕凿痕迹,其反复表达内涵丰富,其比喻清新自然,不落窠臼。言语简洁洗练,辞约旨丰。文中疑问句和语气词的巧妙运用,与儒家教化宗旨相适应,语如其人,浑然天成。,论语还善于通过对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又善于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