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79403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 新人教版必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 9 说“木叶”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0782065】善于创新的凤凰金融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上先声夺人,以其前瞻性的经营理念,站上了科技金融的风口,取得了优秀的业绩。战国时期赵国宰相蔺相如,是位足智多谋、巧言令色的能士,由于常为赵王出谋划策而深受赵王的器重和宠爱。仅仅用了200年的时间,世界工业革命便由机械化、电器化走向信息化,一夜之间硅谷的人才价码令人鞭长莫及。美对中、日等世界主要国家的研究,成果卓著,堪称经典,其彻底性、细致性、前沿性均令人难以望其项背。成长的日子里从父亲的期期艾艾的神情和言语中,我看出了他对我寄予厚望。于是我希

2、望自己像男生一样强。不必有金碧辉煌的建筑,不必有高深莫测的院墙,但它必须有尊重知识的氛围,必须有目光如炬的学生,必须有真理高于一切的思想。A. BC DB先声夺人:先张大声势以压倒对方,多用于比喻。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不合语境。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望文生义。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本句的语境是父亲对女儿成长的期待,使用不当。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句是()【导学号:30782066】A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就要求尽快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增长。B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过程,也许漫长艰辛,但只要有解决问题、直面问题的诚意、态度和能力,就会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迈出重要的一步。C无论是文明、德行,还是公共生活的品质,往往蕴藏在精心设计的细节之中,母婴室是这样,第三卫生间是这样,女性安检口也是这样。D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较为关注学生怎么读书和考试,但是很少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专业规划和学校选择,导致许多考生抱憾终生。CA项,成分残缺,在“集约型增长”后加“之路”。B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

4、当。将“解决问题”与“直面问题”顺序互换。D项,滥用介词,去掉“对来说”。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导学号:30782067】A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B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C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D在一次讨论会上,我首先发言说:作为这个行业较早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一定会鼎力相助。BA项,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C项,荣幸:谦辞,不能用于敬辞。D项,鼎力相

5、助:敬辞,不能用于自己。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导学号:30782068】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_,_。_,_?_,_。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ABC DC解答此类连贯题,应注重分析空格前后的内容。空格前的内容解释“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没有区别,空格后内容探究的是“木

6、”字,即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木”。由此可以得出空格中的六句话的前半部分应该探讨“木叶”与“树叶”,后半部分应与杜甫的诗句相关,据此不难得出答案。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导学号:30782069】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_,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_,

7、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_【解析】整个语段介绍花青素对花的颜色的决定作用。第一空是对前面一句原因的揭示,也是对其后花青素在不同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的总括,此处应该填花青素因为环境变化而形成不同颜色之类的内容;第二空是对其后三种情况的总括,从后文牵牛花一天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出,此处应填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之类的内容;第三空和前后内容形成顺承关系,可以判断第三空应填花青素也会随之变化之类的内容。【答案】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导学号:30782070】将基因研究清楚了,在生命科学领域就可

8、以随心所欲。基因专家杨焕明说,了解了基因,我们的确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改良生物品质,有效治疗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等。但是基因不能决定一切,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再说,人们能否充分利用基因,社会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科学家生活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里,基因研究必然彻底失败。研究清楚基因并不一定在生命科学领域就能随心所欲。_。_。【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是写基因研究的作用。梳理文脉,找出在推断上不合理的语句,反复体会,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最后依题目要求来答题即可。【答案】社会影响并不一定能决定人们能否充分利用基因科学家的生存环境并不一定决定基因研究彻底失败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

9、信息。(不超过30个字)【导学号:3078207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_【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语段的层次,分层概括大意。通读语段后可知,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前两句,交代“木叶”的起源,并点出其启发作用;第二层是三、四句,举例说明

10、不同时代的诗人从九歌中受到的启发;第三层是最后一句,是总结语,总括“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答案】“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导学号:30782072】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

11、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而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

12、烈。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秘的渴望已经被点燃。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的他来说,显得这转瞬间的相遇犹如一场迷离的梦。 还有一种特殊场景,

13、即帘外人与帘内人二者之中有一个是不在场的,也就是说有一方是缺席的。一种情境是帘外人的缺席。我们从帘内女子的举动神态及她所表现出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与忧思,可以看出她此时此地的寂寞、无聊、慵倦。这一切都隐秘地传达出了对未出场的帘外人的渴望,也是她对一种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还有一种场景是帘外人在场,而帘内人缺席。也就是说,抒情主体仅看到了帘,而并未看到所想看到的对象,但仅是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他无限的联想。由于帘内人的不在场,因此帘内的世界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反而以它的空洞引起了抒情主体的反感。但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他对她的渴望因了她现时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沉重和痛苦,也因了她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纯洁和真挚。 帘作为一种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的意象在宋词中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有词作为一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方面与宋代士人心态也有较大关联,尤其是对这一意象的处理中,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结果只能在忧郁、感伤、惆怅中自语自慰,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小小的柔弱的艺术世界,“一重帘外即天涯”,词人在狭小的情感空间里默默咀嚼孤独与寂寞。(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有删改) 8关于“帘”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