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2782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人员如何防范职业风险教材(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 防 职 务 犯 罪 尹春丽 安 徽 大 学 法 学 院,四、预防职务犯罪措施,一、职务犯罪概述,二、几个相关法律界限,三、职务犯罪预防思考,一、职务犯罪概述,(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职务犯罪并非我国刑法上的专门术语,而是司法部门和法学理论界提出的个概念。 什么是职务犯罪?各国理论界和司法部门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我国,一般认为,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牟取经济利益,或者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二)职务犯罪的特征 从职务犯罪的概念出发,可以看出职务犯罪的构成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即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

2、家公职人员。关于公职人员的范围,刑法第93条有专门规定,主要是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或受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2、行为的渎职性。虽然职务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行为都违背了一定的职责要求。 3、客体的复杂性。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像一般普通刑事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那样容易界定,往往是两个客体甚至三个客体。如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员罪等都是既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又侵犯国家的司法活动。 4、罪过形式的多样性。多数犯罪由故意构成,有的则由过失构成,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三)职务犯罪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职

3、务犯罪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即公共权力的性质、行使、目的和后果的异化。所谓权力的异化,就是权力的自身产生了与自身相矛盾的对立力量,丧失了原来质的规定而异于本来意义上的权力。 在现代国家中,政府与官员的权力都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根据民主政治的原理,人民是拥有国家权力的主体,公职人员只不过是权力的代行者。人民通过法律的方式赋予国家工作人员以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其目的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实施必要的社会管理。然而,权力一旦产生,它就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权力在运行中某个环节脱离了既定目标,或一部分国家工作人员颠倒了权力的主仆关系,权力也就丧失了人民性,转化为特权,异化为与社会自身相对立的力量。 职务

4、犯罪作为权力拥有者违反职责规范、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根本是与权力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与民主和法治原则相悖。,(四)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职务犯罪所导致的后果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还污染社会风气,毒化人们心理,妨害国家机关行政管理活动和司法活动,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誉,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稳定。 由于职务犯罪会从根本上动摇国家之基,执政之本,其社会危害性往往比刑事犯罪严重得多。职务犯罪问题多年来也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案 李真,文化程度是一个中专生,28岁当上省领导秘书,又在8年间跃升至正厅级的省国税局局长,真是“少年得志”。他在任的几年功夫,

5、先后收受贿赂、贵重物品等1051.09万元,案件发生后,在河北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李真也成为掉入腐败泥坑的反面典型。,李真人生比较简单,却有近乎“奇迹般”的经历:1962年5月出生于张家口一个普通干部家庭,1981年中专毕业,先后在张家口地区果树场、张家口市油漆厂工作,1989年7月调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工作,为一般工作人员;1990年11月到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当秘书;1993年6月到河北省委办公厅当秘书;1994年12月任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5年12月任河北省国税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1997年7月任局长,1998年4月任党组书记、局长;2000年3月1日被双规,2001

6、年4月被依法逮捕。 李真在成为政治暴发户后很快成为经济暴发户。他在任职期间,先后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868.04万元、礼金48万元,非法占有公私财物19.95万元,收受450余件贵重物品,价值115.1万元。以上共计人民币1051.09万元。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犯罪劣迹: 1、从1995年至2000年初,李真通过帮助他人承揽工程、帮助借款等大肆收受贿赂。 2、1994年下半年到2000年初,李真还利用职务之便,先后通过帮助他人、调动工作、承揽工程项目、贷款、批烟等,收受贿赂。 3、李真还利用职务之便干预司法活动,收受他人贿赂。1993年底,张某因涉嫌挪用公款被检察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为感谢李真,张某

7、于同年2月汇款,62万元到李真提供的帐户,后李真用此款购买一辆凌志400型轿车。1995年,李真将车卖掉,得款60万元。 4、李真还大肆收受礼金和各种贵重物品。除了收取巨额现金外,李真还收取信用卡进行实物消费9.95万元。从李真家中和办公室共查获别人送的各类金银玉器工艺品、手表、相机、古玩字画、高档衣物等贵重物品455件总价值115.1万余元。 李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犯罪是主客观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分析一个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李真作为国家干部为什么敢于巧取豪夺,视国家法律于不顾?一个国家干部在私生活方面不严格要求自己,作风跋扈,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是李

8、真堕落的重要主观原因。 拉大旗做虎皮李真经常在公众场合极力炫耀他与中央领导的所谓“特殊关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他在国税局的办公室里,挂着一排他拼造的自己与多位中央领导同志的合影。国税局的干部说,一进他的办公室,就有一种被震慑的感觉。 大搞特殊化李真平时爱抽名烟、爱喝好酒,如他酒量挺大,在酒场上,总是点“茅台”、“五粮液”,差一点档次的酒都不喝。他大搞特殊化,在省国税局时,专门设有供他个人使用的电梯。李真的私生活也很不检点,在北京专为情人购买了豪华住宅姘居,还曾在汽车里与一个女人鬼混,被派出所抓住。 作风一贯霸道飞扬跋扈李真多年来给省领导当秘书,没有学会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更谈不上提高思

9、想政治素质,却学会了“摆谱”、训人,俨然是“二书记”。他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经常对许多市县和厅局级领导干部说,“我这回跟你谈了半个小时,可是高看你了”,因为他把自己的地位定得很高,一直幻想着自己将来要当副总理一级的大人物。李真的狂妄和霸道作风甚至带到了家里。据河北省委办公厅的一名干部说,有一次他们跟李真回家,只见李真一进屋就脱去外衣,挺累的样子,躺在了沙发上,让他老母亲“搬脚”,因老人动作迟了一会儿,他便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快一点!”这个干部惊呆了,心想“李真怎么没一点人性”? 作风恶劣、仗势压人在国税局担任副局长时,他同时兼着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的职务,以发文件为名等手段对地方

10、滥施压力。李真经常向下级甚至同级领导干部发脾气,有一次与省国税局副局长由于意见不一致,竟与这位老干部发生争执以至出手殴打。李真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时,对一位严格要求自己的秘书长心怀不满,曾露骨地对这位秘书长说,“你当秘书长,还不是我一句话”。李真,多次干预司法案件,为一些犯罪分子说情。对比自己职务低、或者差不多甚至地位比他略高的人,李真从来不尊重,喝来呼来。 李真后来在剖析自己犯罪根源时写到,“我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认为与其江山易手,万物皆空,不如权力在握时及早作经济准备,如有不测也万无一失”。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正是精神支柱的坍塌,理想信念的丧失,使李真对党心怀异志,在政治上投机钻营,

11、经济上贪婪无度,为自己留“后路”作准备,最终坠入了腐败的深渊。 李真是一个既没有政绩又没有德性的普通干部,他的职位“火箭式”地上升,究竟是作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呢?李真在担任河北省国税局长期间,为出“政绩”搞了大量的虚假账目,并且一直对上级谎报“军情”,造假数字,骗取上级机关的好评,有的媒体还为此专门作了报道。事后查清,河北国税在李真担任局长期间,虚收了12.3亿元,致使税收大量出现“寅吃卯粮”的账目,直到2001年还没有堵上这一“窟窿”。,李真当秘书时无人监督,当局长时没有人敢监督,这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是极不正常的。李真案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干部的考察、选拔、任用等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真正把

12、选人用人的权力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同时,还必需建立、健全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中 原 巨 贪 李 明 学 2004年春节前夕,一封匿名举报信摆在了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李伟杰的办公桌上。举报信只有4行字,大致内容如下: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经理李明学在采购物资当中收礼吃回扣,还设立小金库,伙同小金库管理人员杨某和白某贪污小金库中的公款。 这封举报信有多大价值?河南省检察院反贪局工作多年的李伟杰分析:电力系统是国家专营企业,没有竞争对手,权力很大,社会上戏称之为“电老虎”,而作为郑州市电业局的物资公司,担负着全市电力系统的物资采购工作,每年要采购数亿元的电力物资,由此看来,手上这封举报信

13、尽管简单,但具有一定的初查价值。 此后,检察院干警经调查银行资料和到房管局落实,李明学家有银行存款100多万,有3套住房,加在一起一二百万,远远超出一个工薪家庭的收入情况,这样看来,举报信中的事实,并非无中生有,李明学存在经济犯罪的重大嫌疑。 正月十三,也就是2月3日,案件线索正式由中原区检察院控申科移交本院反贪局,成立了专案组,全力调查此案。,专案组在将李明学控制后,调取物资公司小金库会计资料,发现只有本月账目,以往账目荡然无存。询问李明学,李一问三不知。在此情况下,小金库会计几任会计杨某、白某、王某相继被传到案。 经几人回忆,李明学经常从小金库支取现金,有时10万,有时20万,李借口是给职

14、工发福利,给上级领导送礼。在取钱时他从不打条,到月底跟会计兑账时减掉这笔支出,就将账目销毁了。因为无账可查,到底李明学以这种手段侵占多少财产,几人说法不一,只有一笔67.6万元,因数额较大,会计记得比较准确。 对于这笔款项,李明学最终承认, 这笔钱至今自己还存着。 从2002年2月至今,两年之久了,其间小金库会计换人,无人再追究这笔款项,李明学也再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这钱还是公款吗?李明学再怎么狡辩,也难以自圆其说了。 有了这一突破,中原区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对李明学正式立案刑拘并立即对李明学办公室和住处进行搜查。2月5日,侦查人员在两处搜查,除股票外,仅搜得存折、存单14万余元和2万余元现金。这

15、与初查时获知李家存款100余万元的数额有10倍差距。巨额存款去了哪里? 在李家搜查时,尽管收获不大,但干警张丽君发现了一个疑点:李明学妻子张海英的手提袋拉链开着,其中空无一物。首饰袋散落在地上,也是空的。这引起了她的注意。张丽君推断:有贵重东西刚刚被匆忙转移。,传讯张海英,经过侦查人员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她终于承认了转移赃款600余万元,爆出了一个让侦查人员震惊的数字。 据张海英交代,2月4日晚,李明学的司机任庆新给她打电话,说李明学可能出事了,要她把家中的贵重物品收拾一下,把东西转移。她把家中存款、存折找出,缝进一个巴掌大的花布包内。次日一早,她把花布包交给了任庆新。 根据供述,侦查人员来到

16、任庆新一个亲戚家将花布包查获,内有存折、存单共计49份,人民币49.7万余元,国债97万元,美金2.2万余元,欧元7600元,合计600余万元。 2月6日,检察机关以涉嫌构成贪污共犯将张海英补充立案侦查,同时追查任庆新为何要帮助张海英转移赃款。经过几个会合的较量,任庆新供称:自己转移赃款是受彭家立指使。彭家立是郑州市电业局副局长,李明学的直接主管领导。 侦查人员提取赃款以后,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提取的这些存折、存单,不包括初查时在银行调取的那些存款。这说明一个问题:李家的存款不止这些。 侦查人员回到看守所继续进行突审。眼看瞒不住了,张海英只好如实交代:另有一部分赃款藏在自己父母家,是以前放在那里的。侦查人员到张海英的父母家,将张母缝在棉被和破棉裤中的15张存单起获,共计157.8万元。 至此,侦查人员已提取赃款近1000万元,李明学涉嫌特大经济犯罪,已经毫无疑问。,从李明学被监控起,他一直在负隅顽抗,而且态度极为恶劣。2月6日,讯问人员做完笔录让他签字时,他竟然抓过笔录撕得粉碎。 与此同时,经过侦查人员耐心的说服教育,张海英已同意与检察机关配合。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