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9318320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针对清单2如何分辨选项文句的逻辑关系?选择题第三题的逻辑推理用什么方法判断? 1.明逻辑 逻辑,研究思维的规律规则,主要讨论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思维判断是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的过程。 逻辑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材料中出现了假言命题,假言命题也叫条件判断,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 例如: 只有水分充足,庄稼才能茁壮生长。 如果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那么淀粉溶液会变蓝。 要想体型美,管住嘴,迈开腿! 显然,命题有真有假。,逻辑学考察

2、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第一种: 1.A B 充分条件 下雨了,地面就会湿。 盐放太多,菜就很难吃。 如果有A,则必然有B;如果没有A,而未必没有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第二种: 2.-A-B 必要条件 你没买彩票就不可能中奖。 小王不在现场,所以,小王不可能是杀人犯。 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逻辑学考察的事物间的条件关系第三种: 3.A B 充分必要条件 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

3、默。 如果有A,则必然有B;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逻辑判断真假 1.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权。 2. 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的影响,那么,它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这个物体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会改变降落的方向。 3. 如果赵某是走私犯,那么,他应受法律制裁;经查明,赵某确实受到了法律制裁,所以,赵某是走私犯。,排中律和矛盾律,首先明确两个定律: 1、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命题,不可能同时真,必有一假。 2、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可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 对比两个定律的叙述可以发现,最主要的不同是:矛盾

4、律中包含了对互相反对的命题的判断,而排中律则只包含了对互相矛盾的命题的判断。 这里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互相矛盾: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互相反对: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举个例子:如 “小张是湖南人” 和 “小张不是湖南人”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而 “小张是湖南人” 和 “小张是江西人”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

5、我 问题一: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问题二: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A. 甲是罪犯 B. 乙是罪犯 C. 丙或丁是罪犯 D. 已知条件不一致,会推出互相矛盾的结论。,首先说问题一。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真话,由此又可推出“丁是主犯”。因此,丁说假话,作案的是丙和丁。因此答案选B。 然后是问题二。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排中律,必有一真。又由

6、“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假话。由甲说假话,可得:丙不是罪犯。由丙说假话,可得:丙是罪犯,但丁不是主犯。矛盾!- 由丙说假话,得出:丙是罪犯,但丁不是主犯,根据的是以下公式: (p=q) p=q 因此答案选D。,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 张老师说:“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 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有能考上清华。“ 王老师说:“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 赵老师说:“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 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

7、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题干中张老师和赵老师的推测形式分别是“如果P则Q“和“P并且非Q“,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和排中律,其中必有一个推测成立且只有一个成立,另一个不成立。又由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因此,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推测均不成立,即事实上余涌考上了清华。因此,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即E项为真。,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 它包含:一个一般

8、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正确运用二难推理,请看一个传说: 古希腊有一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盛行的处死方法有二:一是砍头,二是绞死。这两种死法囚徒可以自己选择。选择的方法是:死前囚徒随意说出一句活,而且这句话可以让人马上检验出真假。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那就绞死;如果囚徒说的是假话,那就砍头。结果,有的囚徒因说真话(包括说不出话)而上了绞架;有的囚徒因说假话而身首分离。其中有一个囚徒非常聪明,当轮到他选择处死的方法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要对我砍头。”这下,国王难于处置了。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

9、头,于是,只好把他放了。 为什么国王决定把这个囚徒放了呢?因为国王听了这个囚徒所说的“要对我砍头”的话以后,陷入了二难推理之中。,什么是二难推理 什么是二难推理呢? 二难推理就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二肢选言判断作前提所构成的推理。它是假言选言推理中的一种。例如: 如果我去参加全日体育集训,那么就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如果我不去参加全日体育集训,那么就影响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这就是一个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常用于论辩。它的方法是:论辩的一方提出一个具有两种可能的大前提,另一方不论是肯定或者否定其中的哪一种可能,结果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二难推理也可以用来表达当事人矛盾的心理状态。上面

10、这个例子就表达了“我”想去参加全日体育集训的矛盾心理。,二难推理有四种形式: 1简单构成式。它的特点是:两个假言前提的前件不同,后件相同,选言前提的两个选言肢分别肯定了假言前提的两个不同的前件,结论肯定相同的后件。 请看一则历史小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天长了一身疥疮,又痒又痛,很不好受。他派人去向天帝祈祷,没有见好,就怪罪于祈祷的人,想把他杀掉。齐国的大夫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齐景公说:“你以为向天帝祈祷真的有用吗?如果天帝真有灵,你的过错就瞒不过他,说好话也没有用。如果天帝没有灵,向他祈祷又有什么用呢?”齐景公听了晏子这番话,就把那人给放了。 为了解救无辜,晏子用了一个简单

11、构成式的二难推理说服齐景公。晏子的推理过程是: 如果天帝有灵,派人去说好话是没有用的(因你的过错瞒不过他); 如果天帝没有灵,派人去说好话也是没有用的;,开头故事中那个聪明的囚犯说了那句话以后,在国王头脑中所形成的也是一个简单构成式的二难推理。其推理过程是: 如果对他砍头,那就会违背我原先的决定(因为对他砍头,那就是承认他说的是真话,而说真话是应该被绞死的); 如果对他绞死,那也会违背我原先的决定(因为对他绞死,那就是承认他说的是假话,而说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下面介绍一个逻辑史上著名的“半费之讼”的故事: 古希腊有个人叫欧提勒士。他向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泰戈拉学习法律。两人订下合同:在毕业前欧氏先付普氏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等欧氏毕业后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时付清。但欧氏毕业以后,迟迟不出庭打官司。普氏收费心切,就向法庭提出诉讼。诉状中有这样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欧氏这次官司打胜,那么按照合同,他应付清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欧氏这次官司打败,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他也应付清我另一半学费; 欧氏不愧是普氏的高徒,他以老师之道还治老师之身,针对老师的二难推理,提出一个相反的二难推理: 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胜,那么按照法庭判决,我不应付普氏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败,那么按照合同,我也不应付清普氏另一半学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