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线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2644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放线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放线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放线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放线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拓海第一江岸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5月25日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企业精神:务实创新 主动进取高效求精 诚信团结建筑理念:做好每个细节 铸造建筑精品 重 庆 中 科 建 设(集 团)有 限 公 司施工测量专项方 案 会 签 表 编 号 : 工程名称拓海第一江岸工程结构形式框剪规 模175万 层 数33层编制部门拓海第一江岸项目部编 制 人魏军 编制时间2011年5月25日报审时间2011年6月8日审批部门审 批 意 见项 目 部签字(章) 年 月 日 集团工程管理部签字(章) 年 月 日集团计划成本中心签字(章) 年 月 日集团总

2、工办签字(章) 年 月 日总工程师签字(章) 年 月 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3四、施工测量 3(一)、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二)、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4(三)、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5(四)、0.00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6(五)0.00以上高程的传递 7(六)0.00以下标高控制测量 7(七)施工过程测量控制7五、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8施工测量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一) 拓海第一江岸工程施工图纸(二)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拓海第一江岸”建1-4、7、8#楼工程,建设地点位于

3、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汉碑村。由1栋18层住宅、5栋33层住宅及二层地下室等项目组成。建筑面积共计约17.5万,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5万。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三、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一)人员组织:安排1名专业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现场工长全力配合。(二)设备配置: 仪 器 名 称数量用 途设 备 性 能尼康DTM-452C全站仪1台转坐标点及定主轴线2mm+2ppmLeica zL激光垂准仪1台轴线竖向传递精度:1/20000电子经纬仪1台投测轴线测角精度:2DS水准仪2台标高测量与传递精度:每公里往返测1mm无线对讲机6部通讯联络5公里50m钢尺2把轴线、标高量测5m钢尺2把量

4、测台式计算机2台内业计算及资料四、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对放线办给定的市政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交接,将市政测量网点引测到场内平面控制网。对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作好技术交底工作。2)场内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察,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控制线位设置见放线记录。3)利用全站仪,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城市网点坐标P1、P2、P3、P4进行坐标和距离复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再测设建筑物主轴线(纵向4条,横向3条),然后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

5、引桩到开挖线以外安全、易保护的地方,作为场内首级控制网。4)场内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 地下室平面图 采用极坐标、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主轴线、经角度、距离等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5)通过对图纸研究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考虑,现场设置以下“三横四纵”控制轴线:X方向:1轴、8轴、15轴Y方向:A轴、G轴、N轴、V轴6)地下室基础和各栋建筑主体完全依据专业测绘公司测设的控制轴网,现场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设放线。通对整体轴网控制既保证每栋建筑定位的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各栋建筑之间的间距完全满足设计要求。7)每栋建筑定位的复测,和墙柱定位控制线的测放结束后,再次

6、用全站仪对各栋控制线的定位进行复测,经复测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的各道工序。(二)、高程控制网的测设1)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市政S1:561.083水准基点,采用DS3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内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在场内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后每月进行一次联测检查。现场水准点的引测位置为1号楼距基坑边缘15远处的滨江路路员石上,作为各栋建筑施工时的标高引测点。3)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高

7、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长度(Km)仪器型号水准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50DS1DS3铟瓦双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4)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针见下表:等 级仪 器型 号视 线长 度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计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辅或红黑读数 差基辅或红黑所测较差三 级DS1100m360.31.0mm1.5mmDS375m2.0mm3.0mm(三)、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采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对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测一次,保证桩位准确。2)轴线投测方法:0.00以下的地下室施工采用经

8、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3)首先依据场内轴线控制桩和地下室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坑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二次投测出基坑边线和电梯井、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4)地下室基坑土方机械开挖至基底以上300mm处采用人工开挖,再用经纬仪测放出底板底面尺寸进行人工开挖。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所有校核。5)经校核无误后,在该平面上放出

9、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用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如下表:建筑物结构特征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2030m1/50000516mm46)当每一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记录。(四)、0.00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 在建筑物首层内侧设轴线控制网(内控法),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2)各栋控制轴线的留设主要依据全站仪测定的“三横四纵”控制轴网来测设。依据地下

10、室平面图(地下室建地04改图)计算出控制轴网与各栋轴线间的关系,测设出控制轴线,再在控制轴线的基础上放各栋的轴网线,并对各栋的控制点用全站仪加以检查复核,确保定位准确。 3)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在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栋建筑至少4-6个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的位置(偏离轴线约1米)。基准点的埋设采用-4mm20cm2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设20cm20cm预留洞。4)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低于建筑物平

11、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5)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高 度(m)允许误差(mm)每 层3全 高1/10006)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垂准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垂准仪,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用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7)施工

12、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主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五)0.00以上高程的传递1)在第一层的剪力墙和框架柱浇筑好后,从墙柱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墙身量距。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2)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六)0.00以下标高控制测量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0.00以下标高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七)施工过程测量控制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