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49811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章和鸣,成果如织,明珠生辉茂名市茂港区第一中学五十周年校庆巡礼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喜庆日子沓至。茂名市茂港区第一中学迎来了建校五十周年华诞,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沧海桑田,五十年艰苦奋斗,五十年薪火传承,五十年辉煌铸就,五十年繁衍更新,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好像一颗用汗水和睿智交织成的教育明珠,令人瞩目。历史篇薪火传承、矢志不改、栉风沐雨、共谋发展茂港区第一中学从1959年创办至今,整整走过了五十个年头。五十年来,茂港一中已由办学初只有四位在编教师、一百来名学生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三百多位教职工、五千多名学生的茂名市知名完全中学。五十年来,学校由李煜儒、黄成荣、陈平、梁锦荣、王惠明和刘普云等校长为领

2、头羊,栉风沐雨,矢志不改,带领学校不断地前进。这期间学校经过四次变更:电白县第十三中学、电白县南海中学、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第一中学、茂港区第一中学。凭着“四两米”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即使在文革蹉跎岁月中,当时的南海中学的师生也严守着教书育人,厚德律行的准则,学校不断得到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不乏优秀人才的涌现。无论是70年的初级中学,或者7179年的高级中学,再到7992年的初级中学,学校始终坚持为南海半岛建设服务,为社会需要而办教育。1992年,南海半岛成为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学校的发展环境有了新的希望,当时的领导和师生,不失时机争

3、得开发区领导支持新建了教学楼,扩展学校发展空间,顺利完成了“普九”任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路走来,茂港一中经历了无数艰辛。五十年前,学校教室用的是当时公社化收缴来的私人房子,宿舍用的是杨家的祠堂。初建校时,全校师生进行了历时好几年的建校接力跑:师生们利用节假日,乘渡船到几公里之外的墨胶搬运材料,他们先把材料运到勤海码头,再用箕畚把材料从码头挑回学校,这样一砖一瓦建起了几间平房。当时,师生们一天只能吃到分配的四两米,而且一年四季没有鞋子穿,这样常年冒着严寒酷暑饿着肚子,赤着脚,肩挑手提,建起属于他们的学校,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后来被群众美名为“四两米精神”,学校的发展秉承了“四两米”精神。

4、利用学校被定为区重点中学的契机,学校趁势而上,在改善硬件的基础上,抓创新,上等级,创品牌。在短短的八年时间,全校师生获国家级奖励36人次、省级奖励88人次、市级奖励186人次、区级奖励244人次,学校获集体荣誉62项,奖励总计为616项。其中学校08年被评为“全国百所最具成长力学校”。岁月如歌,茂港一中迎来了绚丽的建校曙光。2002年茂港区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一直把茂港一中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书记、区长经常到茂港一中调研或现场办公,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茂港一中释疑解难,指明方向,确保茂港一中的稳步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茂港一中先后建起了教学楼、科技楼,教室装上了电脑平台,

5、科技楼里配有网络备课室、阶梯教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艺术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及化学、物理实验室等,在管理和教学上都实现管理信息化。另外,学校体育设施也日臻完善,拥有400米环形跑道标准运动场和6个标准篮球场和多个排球场。目前,茂港一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学校逐渐与茂名市教学发展步伐相协调,为创建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品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1、筑巢引凤,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茂港一中现有教职工292人,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212人,专科学历55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3人,中学一级教师134人。学校

6、建校伊始就显示出是一所开放式的学校,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像欧炎福(北京师范大学毕业)那样的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从1993年(水东开发区一中)开始,学校就全面面向全国引进人才,十多年来,共引进全国十八个省区级高素质本科及以上人才200多人,特别是茂港建区之后,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到全国各地招聘高素质人才。2、 立足本校,多渠道培养人才为了提升学校品位,该校立足本校,多渠道培养人才。(1)抓好教师的岗前培训。每学期伊始,学校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由教研室牵头,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探讨,制订本学科(各年级)课堂教学方案、措施,增强教师队伍的自我发展意识,收到良好效果。(

7、2)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走出教材,走进学生,是该校对教师的职责要求。通过课堂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自主学习,出色的完成教与学任务,既形成该校教学特色,又打造较高水平的教学能手。(3)多方面,多层次培养教师成长。学校开展一系列的“一帮一”、“结对子”、“老带新”、“手拉手”等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活动,并作为一项任务来落实,营造了教师队伍中团结协作,虚心好学的氛围,教师间相互听课、无保留地评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有效方法,已达成共识,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4)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学校是广东基础

8、教育杂志理事学校,学校不定期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到各刊物发表,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教学论文撰写兴趣,使教师更广泛地与外界联系,不但获取了更多更好的信息,而且又积累了更多更好的经验,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5)支持教师“进修学习”,为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提供帮助。近年来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的有5人,参加本科脱产学习的有6人,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使该校教师队伍素质得以不断地提升。3、科研兴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茂港一中在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也不断重视教科研工作,实施科研兴校之伟略,使教师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十多年来,该校教师有30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

9、区各级奖励或发表在各级刊物上,有100多节公开课获得各级优质课例奖,开展了20多项各级课题研究。很多教师都独当一面,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多名教师成为全国的骨干教师或专家,10名教师成为省级骨干教师,多人成为市级名师,这些骨干教师多次被邀请到外地作专题报告或讲学,引起社会各界和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一致认可。4、硕果累累,提升学校品位茂港一中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和师资队伍,涌现了全国骨干英语教师刘普云、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董万有、国际音乐艺术节舞蹈类优秀教师胡康健、全国体育先进个人石连宽等国家级骨干教师;涌现了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的先进工作者刘普云、省

10、科技普及先进工作者周世民、省工会先进工作者李日利、南粤优秀教师庞国彬宣泽滔、南粤教坛新秀钟实耀、省优秀中学地理教师温文金、省优秀基层团支部书记林永康等省级骨干教师;涌现了梁世新等20多名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涌现了车权等200多名区级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这些成绩提升了学校品位,使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达到甚至超过省一级学校的水平。创意篇立足本校,分层教学,创办特色,高歌猛进茂港一中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强化管理,结合学生实际,推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精出”的办学举措,加大力度狠抓基础学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把

11、教学当作一项事业,一项工程来抓。近几年高、中考凸现了这一办学思路的成功构建。09年高考、中考成绩显著:高考高分层人数创历史新高,4人突破600分大关,其中梁俊尚674分,高考上线率达77%,比辉煌的2008年还高出7个百分点;分层的三个奥运班,其中有两个班上线率100%,另一个班98.4%。中考有40名学生考上省重点中学,占整个茂港区省重点中学的40%。茂港一中努力打造特色,立足本校,张扬个性,取得巨大成功:英语品牌奏凯歌,茂港一中是李阳“疯狂英语”实验基地,李阳亲临指导,“疯狂英语”的开展凸现了茂港一中英语品牌的办学特色,学生读英语的时间明显增加,英语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09年

12、高考,全市英语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唯独该校英语高考成绩有10个百分点的上升,特色的品牌初见成效。体育品牌也打出了响亮“K”皇,09年高考体育专业1个重点,4个省本,15个专科,上线率超过74%,排在全市体育类前列,其中朱启师同学体育成绩240分,文化科381分,被华师录取;07届学生吴中华体育术科(100米)考试全省第一。几年来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都较成功地激励着我校的体育品牌的持续发展,凸现了体育特色的办学优势。文化传承,另类成功:09年市运动会开幕式,该校彩排的时代海潮演员人数160多人,由本校教师自编自导,演出时赞声不绝。该校艺术品牌凸现,获得国际文化艺术舞蹈类金奖,全国和谐校园和艺术

13、新人电视舞蹈比赛金奖和银奖等,栩栩生辉的舞蹈节目奖章象征着学校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雨自由舞蹈还应邀代表国家赴韩国进行交流演出。茂港一中书声琅琅,泼墨飘香。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是“书声绕校园翰墨写春秋”的浓郁书墨熏陶的和谐群体。茂港一中是全省160多所“朝阳读书”的试点学校,在省关工委、市关工委和省市教育关工委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的如火如荼,早晨傍晚琅琅的书声响彻校园,一个读书型、一个学习型的学风正在形成。学校08年被评为广东省“朝阳读书”先进单位,有一学生被评为“朝阳读书”先进个人。服务篇创新办学模式,大力实施“1111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走上幸福路提供智力支持2002年

14、茂港建区,学校的高中服务范围由一个镇扩大到五个镇两办。作为茂港区的最高学府,如何为占全区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提供良好的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提到议事日程。2005年学校高考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已经完全具备辐射全区的能力。学校抓准时机及时制定了“1111工程”战略,目标在于五年内使全区划1111自然村都有大学生。1、 深入调查,突出重点。学校组织高中部1000多名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时间,对全区1111个自然村进行调查,当时发现还有78个自然村没有大学生。其具有三个特点: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文化氛围不浓,学生读书欲望不强。根据调查情况,学校确立了工作重点。学校负责这项工作

15、的刘家鉴主任绘制了“1111工程”目标图,将其挂在校长办公室。从此 “1111工程”全面启动。2、 深入农村,广泛发动。无大学生或大学生少的村经济不发达,家庭贫困是客观事实,但是这些家庭和他们的孩子往往缺少对读书的认识,缺少长远规划和眼光。每年开春到初秋,学校都组织力量下乡做宣传,把那些家庭贫困,学生学习有潜能的学生作为重点。五十多岁的李日利副校长利用自己乡情熟、语言通的优势,几年来,多次带领教师到小良镇家村进行读高中的宣传动员工作,在茂港区与吴川市接壤的边远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经他们的动员,来该校读高中的学生有的已考上大学,有的还在读高中。现在在该校读高中的梁伟莎同学学习刻苦,成绩非常优秀

16、,每次模拟考试都名列年级前茅,2010年高考有望考出优秀成绩。3、 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从农村来,特别是从偏远地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窄、接受能力不够强。学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特点,采用“浅入深出,浅入严出”的教学策略,并大力推进“两先两后”及其他国家级、省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和学习需要,进入学习文化课的高速路。另外学校倡导和谐教育理念,教师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来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特别的人文关怀。到周末,老师们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吃饭或把家里做好的食品带到学校给同学们吃。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人文氛围,使这些农村来的孩子茁壮成长。4、 多管齐下,帮扶困难学生。对于那些确因家庭贫困读不起书的学生,学校通过寻找社会帮助,适当减免,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等方式帮扶他们。几年来,学校先后筹措六十多万元帮扶了300多名学生。来自坡心的国安同学,学校不但免了他的学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