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3733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围绕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运用等领域方向,开展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系统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可主要概况为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其中,理论基础包括离散数学、计算理论、信息与编码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形式语义学、程序理论、算法分析和计算复杂性理论、数据结构以及并

2、发、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理论、人工智能与智能信息处理理论、数据库与数据管理理论等,同时涉及感知、认知机理、心理学理论等。计算机的历史作用可以概况为开辟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了一类新产业信息产业,创立了一门新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生了一种新思维计算思维,形成了一种文化计算机文化。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促进了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制药、航天、地学、遥感、交通、医学、经济、金融、管理等诸多学科和行业领域的进步,在推动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重要科学与技术领域之

3、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其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概况来说主要包括以下3种方法学:(1)理论方法:主要是运用数学、物理、可计算性理论、算法复杂性理论、程序理论等理论体系解决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2)系统方法:主要运用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等方法解决实际应用的系统问题。(3)实验方法:主要运用模拟、仿真和系统实验等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需要特别强调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技术与系统相结合,系统与应用相结合。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归宿,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又不断为应用提供日益先进的方法、技术

4、、设备与环境。南京师范大学1984年开始正式招收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1994年,以数学系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为基础划出部分教师单独建立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计算机科学系与数学系、计算中心等单位合并成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09年成立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授予权;2006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授予权;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14年,数学科学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申报并获批为江苏省优势学科。近年来,计算机学院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取得突出的贡献,每年获得各类项目经费1700万元左右,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

5、师开发的“医院门诊自动分诊导医信息管理系统”被成功应用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等各大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学科方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有4个学科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于各领域信息系统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共性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对数值、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信息在测量、获取、表示、转换、处理、表现和管理等环节中所采用的原理和方法;智能机器与知识生成的方法与实现技术;计算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形成交叉学科或领域的新方法与

6、新技术。主要目标是在应用领域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处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应用领域的相关运行效率和品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在该学科方向上围绕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智能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若干项,取得一系列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培养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和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等国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和电子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

7、学术论文。2005年-2014年期间,有3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计算系统的基本理论、程序理论与方法及基础软件。其中,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求解问题的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研究可求解问题的建模、表示及到物理计算机系统的映射,目标是为问题求解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系统的程序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如何构造程序、形成计算系统并完成计算任务,目标是为问题求解提供程序实现。计算系统的基础软件主要研究计算系统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的高效管理方法和机制,研究方便用户使用计算系统资源的模式和机制,目标是为用户高效便捷地使用计算系统资源提供基础软件支持。在该学科方向

8、上围绕分布式计算、进化计算、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若干项,取得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培养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计算机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005年-2014年期间,有1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保障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内容包括:各类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传输、交换和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计算技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保持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追溯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信息的安全传输、访问控制和信任管理。主要目标是合理

9、地将传感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计算机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满足应用对网络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在该学科方向上围绕密码学、网络架构与信息安全、软件漏洞检测等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若干项,取得可喜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上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培养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Information Sciences、软件学报和电子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结构以及相互协作方式,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现方式,计算机系统软件与硬件功能的匹配与交接,计

10、算机系统软硬件协同优化技术,片上系统与系统级芯片的设计技术及方法,高效能计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目标是合理地将各种部件和设备组成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软件配合,满足应用对计算机系统性能、功耗、可靠性和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二、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2.本学科以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

11、趋势及研究前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及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硕士学位获得者可望成为学术骨干、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三、质量标准总体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应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并在上述至少一个方面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较

12、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1.学术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诚实守信,严格遵守科学技术研究学术规范;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和工作作风。具有基本的知识产权意识。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2.学术道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

13、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恪守学术道德与规范,不以任何方式剽窃他人成果,不篡改、假造、选择型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3.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本学科硕士生应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应基本熟悉本学科某一特定领域或相关应用领域的科研文献,基本了解其前沿动态和主要进展,并有能力获得从事该领域研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应了解所从事领域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基本了解取得该成果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能力获取从事科学研究所需的部分原始论文及综述性文章。应具备通过互联网、电子文献数据库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2)科学研究能力本学科硕士

14、生应能独立地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部分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硕士生应在有效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科学总结,从中提取出有用和正确的信息,并能够利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3)实践能力本学科具有鲜明工程应用背景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硕士生应用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实验测试技术,并能独立完成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验测试技术,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此外,随着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设计实现已不可能,这要求本

15、学科硕士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4)学术交流能力学术交流是本学科硕士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获得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的重要途径,是本学科硕士生的基本能力之一。硕士生应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母语和英语等至少一门外国语以书面和口头方式较为清楚地表达学术思想和展示学术成果;能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其解释进行陈述和答辩,有能力参与对实验技术和科学问题的讨论。(5)其他能力硕士生应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相应的专业软件;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用具备较好的交流能力,特别是能够与同行进行通畅交流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4.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学位论文应达到计算机

16、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该专业的硕士生在广泛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的基础上(高水平的英文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选题的题目应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之一。学位论文要求硕士生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同时,围绕某些科学问题或应用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验证实现。学位论文应包括标题、中英文摘要、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对文献资料的评述得当;应具有新的见解,基本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研究开发或实验工作充足;应能体现作者的基础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验能力;行文应流畅,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四、学制与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