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750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问教育名校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2005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教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points)1.教育制度2.循序渐进和适度超前原则3.学校教育4.教育评价5.活动课程。 二简答题(6*5points)1.什么是潜在课程?有什么样的特点?2.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是什么?3.教育学的特点4.新型课堂管理的构建包括那些工作?5.现代社会教师职业任务的变化?三说理题(4*10points)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近朱者赤近墨者黒3.教者也,长善而救失4.教也有法,教亦无法四论述题(2*15points)1. 为什么要培养班集体?怎样培养班集体?2. 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2、哪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说明我国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五案例分析题(2*15points)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2.循序渐进和适度超前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阐述二者的关系。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

3、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1、建立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评价组织(组织)2、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的任务(目标任务)3、选择和确定评价的项目与指标(项目和指标)4、选择和设计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和工具(方法和工具)5、搜集评价所依据的证据或信息6、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料7、形成评价报告5.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一般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可分四类:(1)社会动机,即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欲望;(2)建设动机,即对原料加工,建造各种事物(包括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的愿望;(3)探索动机,即好奇的倾向和通过实验

5、“追根问底”的愿望;(4)表演动机,即爱好创作、运动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倾向。活动课程的范围和教材的选择,就围绕着儿童的上述动机来进行。教师只是学生的参谋和顾问,教师不能预先规定学习什么,而是儿童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需要的就不能教,教师没有主导权。活动课程不能给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因此这种课程很少被采用。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例如学生自愿来做的生物学实验,或者生物学的课外活动,都属于活动课程,即在学科课程的类型中插入活动课程的因素。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

6、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二简答题1.什么是潜在课程?有什么样的特点?答:又称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2.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是什么?答(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3)具有独立个性。3.教育学的特点4.新型课堂管理的构建包括那些工作?答:准备工作;实施;评价等,发挥题。5.现代社会教师职业任务的变化?答:主要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特点。发挥题。三说理题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社会功能及作用2.近朱者赤近墨者黒: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教者也,长善而救失: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4. 教也有法,教

7、亦无法。教师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四论述题1. 为什么要培养班集体?怎样培养班集体?答:(1)班集体的教育功能;(2)如何培养:确定目标;形成集体核心;良好班风;有计划开展集体活动等等。2. 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哪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说明我国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答:发挥题。五案例分析题略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4)1. 文化2. 科学主义思潮3. 个人本文论4. 实验教育学二、简答(103)1. 简述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 简述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发展功能3. 简要分析德育过程三、论述1. 结合时代特点论述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

8、20)2. 结合时代特点论述贤达教育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4)1. 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

9、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2. 科学主义思潮:科学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国主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在20世纪中国教育诸思潮中,科学主义是最早发生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基本点,在于强调并放大科学意义和科学方法,认为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对宇宙人生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说明,主张把教育研究建立在实证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教育沿着科学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科学主义思潮的出现与发展、影响与演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以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为背景的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3.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

10、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在这种理论看来: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从而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的首要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真善美的原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现实社会影响地得到

11、自然的发展。4. 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产生于19世纪末,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梅伊曼和德国教育家拉伊。梅伊曼认为,以往的教育理论缺乏精确的根据,只不过是伦理的构造或个人经验的集合,容易导致将错误主张指导实践的后果。为了使人们了解采用某种教育手段的理由,梅伊曼强调以实验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并首先把心理实验的方法应用到教育研究中,开了实验教育学之先河。与梅伊曼同时代的拉伊,认为以往的教育学之所以失之空泛,其原因全在于未经实验。他从实验心理学出发运用观察、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对教育学原理和教学法的根据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首著了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的工作迅即引起了热烈响应,实验教育思潮风行

12、一时,并从德国迅速扩展到英、美等国,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教育实验热潮。实验教育学的特点在于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强调对研究现象加以简化,将受检验的方式、因素、条件与其他无关因素严格隔开,并借助实验仪器、特殊设备以及某些人为方法来观察实验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特点;强调分组比较和以统计的方法定量地检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发现教育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揭示教育原理,确立教育原则。这就使教育实验从早先的教改试验性质的尝试性实践转变为科学主义范式下的具有严格操作规范的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在教育实验学的推动下,实验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克服以往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思辨加例证式

13、的固有缺陷,形成了注重定量、追究原因的教育实验的基本形式。二、简答(103)1. 简述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卡尔.罗杰斯以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依据他的人性假设创立了精神治疗中的非指导性治疗,并将其运用于教育领域,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nondirective teaching)模式,独树一帜,引起当代国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一股新的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思潮.本文从其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教学内容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把心理临床治疗的原理运用于教学之中,教是不对学生进行指示

14、,而是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注重情感的适应性,双方都真诚、平等的进行沟通。这种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现着学生的主体性。“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学生乐于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师生坦率地共享某些观念和具有相互之间真诚交流思想的愿望。罗杰斯相信,积极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成长,所以教学应以人际关系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思想过程或其他理智来源为基础。罗杰斯认为,教师在学习中应担当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朋友等角色。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做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非指导性应答通常是一些简短的答话,这些话不是解释、评价或

15、给予忠告,而是对理解加以反映、澄清、接受和证明,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气氛,让学生愿意展开他们正在表达的观念。在这里,学生决定要学习的东西,他们自由设置自己的教育目标,并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2. 简述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发展功能答: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新功能。3. 简要分析德育过程所谓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教育的任务和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规律用社会所要求的教育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教育内容将品德规范化为自身素质达到社会要求的品德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三、论述1. 结合时代特点论述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答: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1)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2. 结合时代特点论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答: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的共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