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118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7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鹤岗市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 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 人学士所追求的风格,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 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 ,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放翁梅诗也

2、说:“逢时决非桃 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梅花之影疏,显露出 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 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 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 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 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

3、消息,不惜雪埋藏。 ”这 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 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 ,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这就是梅花的陪村意象群:寒雪、 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 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 ”梅品之“雅淡” ,梅格之“孤高” ,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 2 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

4、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 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 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 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 ,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 。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 式出现“岁寒三友” ,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 因竹君得梅友。 ”梅与竹,不仅为“友” ,而且同属于“君” 。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 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

5、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 ,有删改) 1.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士人坚韧不屈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 B.梅姿“疏影瘦身” ,疏影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痩姿则象征着人格的坚贞不屈。 C.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D.梅花的“疏影痩姿”所具有的象征意味,是梅花能够与士人的人格胶合一体的原因之一。 2.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梅花色淡气清,高雅脱俗,文人学士亦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度相合

6、。 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通。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人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品格相合。 D.梅品“雅淡” ,梅格“孤高” ,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好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 3 趣相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 ,而 不在表面之“香色” 。 B.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 ,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 释陪衬的艺术力量。 C.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

7、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 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D.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会写到月光、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等景物,来烘托梅花的“高标逸 韵” ,从而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 (二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收获收获 苏雪林 一九二四年,我由法国朋友介绍到里昂附近乡村避暑,借住在一个女子小学。因在假期,学生 都没有来,校中只有一位六十岁上下的校长苟理夫人和女教员玛丽女士。 我所在的学校开课本来就迟,我在这里住了一夏,又住了半个秋天;每天享受新鲜的美食,我的 体

8、重竟增加了。 到了葡萄收获的时期,村里处处贴了采摘葡萄的招纸,大家都到田里相帮采摘葡萄。 记得一天傍晚,我和苟理夫人同坐院中菩提树下谈天,一个脚蹬木屐、腰围犊鼻裙的男子到门口 问道:“我所邀请的采葡萄工还不够,明天你们几位肯来帮忙么,苟理夫人?” 我认得这位威尼先生,他在村里颇有田产,算是一位小地主。他平日白领高冠,举止温文尔雅, 4 俨然是位体面的绅士,在农忙的时候,却又变成一个满身垢腻的工人了。 苟理夫人答应他愿意帮忙,又问我愿否加入。她说,相帮采摘葡萄并不是劳苦的工作,一天还可 以得六法郎的工资,并有点心晚餐,她自己是年年都去的。 我并不贪那酬劳,不过她们都去了,独自一个在家很闷,不如去

9、散散心,便答应明天一同去。 第二天,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由菩提树叶透到窗前,我们就收拾完毕了。苟理夫人和玛丽女士穿上 围裙,吃了早点,大家一齐动身。路上遇见许多人,男妇老幼都有,都是到田里采摘葡萄去的。这 里是产葡萄的区域,几十里内,尽是人家的葡萄园,到了收获时候,阖村差不多人人出场,所以很 热闹。 威尼先生的葡萄园,在女子小学的背后,由学校后门出去,五分钟便到了。威尼先生和他的四 个孩子,已经先到园里。他依然是昨晚的装束,孩子们也穿着极粗的工装和笨重的破牛皮鞋。另有 四五个男女,想是邀来帮忙的工人。 那时候,麦陇全黄,而且都已空荡荡的,只有三五头白色的牛,静悄悄地在那里吃草。无数参差 不齐却株距

10、相等的白杨,似一支支朝天绿烛,插在淡青朝雾中;白杨外隐约看见一道细细的河流和 连绵的群山,不过烟霭尚浓,辨不清楚,只见一线银光,界住空蒙的翠色。天上紫铜色的云像厚被 一样,将太阳包裹起来;太阳却不甘蛰伏,挣扎着要探出头来,时时从云阵缝隙处漏出奇光,似放 射了一天银箭。这银箭落在大地上,立刻传明散采,金碧灿烂,渲染出一幅奇丽的图画。等到我们 都在葡萄地里时,太阳早冲过云阵,高高升起了。红霞也渐渐散尽了,天色蓝莹莹的似一片清的海 水,近处黄的栗树红的枫,高高低低的苍松翠柏,并在一处,化为斑斓的古锦;秋,供给我们的色 彩真丰富呀! 威尼先生田里葡萄种类极多,每一球不下百余颗,颗颗匀圆饱满。采下时放在

11、大箩里,用小车载 到他家榨酒坊。我们一面采,一面拣最大的葡萄吃;威尼先生还送来装在瓶中榨好的葡萄汁和切好 的面包片充作点心;但谁都吃不下,因为每人工作时,至少吞下两三斤葡萄了。 天黑时,我们到威尼先生家用晚餐。那天帮忙的人,同围一张长桌,都是脚蹬木屐、腰围围裙的 朋友,无拘无束地喝酒谈天。玛丽女士讲了个笑话,有两个意大利的农人合唱了一阕意大利的歌, 大家还请我唱了一支中国歌。我的唱歌,在中学时常常是不及格的,而那晚居然博得许多掌声。 这一桌农家饭,我们吃得比巴黎大餐馆的盛宴还痛快。 我爱我的祖国。然而我在祖国只尝到连续不断的破灭的痛苦,却得不到一点收获的愉快。过去的 5 异国之梦,重谈起来,是

12、何等的教我亲恋啊! (选自苏雪林散文集绿天 ,北新书局 1928 年版)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这是一篇出色的把绘景与抒情结合到一起的散文,开篇几段,近乎平直的叙说,简练明晓, 作者闲适的心情却可感。 B. 一大段描绘早晨景色的文字,既似一幅立体的油画,又似一幅幅跳动的画页,写尽了绮丽动 人、瞬间变化的晨辉景象。 C. 作品描写到“我”与当地人的交往情形,感受到他们的真挚情谊及勤朴性格和自己在与他们 一起生活时的愉快心情。 D. 文章最后突然一转,记忆中欢快的情形被时下破灭的痛苦感所替代,重点突出了对现实的不 满;对比分明,有力深沉

13、。 5.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收获”的含义。 (6 分) 6.作品中有一大段早晨的景物描写,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分) ( (三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 一 9 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 1924 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 。后来,他家 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 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1937 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

14、闭, 冯其庸失学了。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兵荒马乱中, 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后来,他千方百计 6 地借书看,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读论语 孟子 史记精华录 三藏法师传 古文观止 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此时的 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 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 1946 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 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

15、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 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概论 文学史 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 论语 孟子 史记 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 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 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 1954 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 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在历次运动冲击过后,冯其庸留下了累累硕果。他的学术

16、 研究,涉及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用任何现代学科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 用“国学”这个词语来概括最为合适。 2005 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 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 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冯先 生当初倡导的三个规范,至今都在人大国学院施行,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其庸充满信心。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 化的希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摘编自孟宪实冯其庸的“大国学” 、叶君远冯其庸传等) 相关链接: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