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

上传人:寒*** 文档编号:88799019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施工之生态边坡防护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经典资料,文档,可编辑修改】XXXX旅游公路前腰铺服务区至雁门关段边坡生态防护方案 目 录一、方案综述二、生态防护段落划分三、方案实施要点1、本方案的指导原则2、具体方案3、植物配置四、施工后的验收标准1、喷播面2、金属网的埋入程度3、植物群落的发芽与生长评价4、评价时的注意事项:一、方案综述XXXXXX公路前腰铺服务区至雁门关段长公里,为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该项目是一条旅游专线,专门服务于景区车辆通行。项目所在地区山势陡峭,起终点高差较大,可供路线布设区域局限性很大,虽路线经过区域山体破碎,填挖方工程量较大,但经技术、经济比较该区域内无

2、更理想布线方案。项目沿线均为石质山体,表层出露以泥灰岩和片麻岩为主,大部分为弱分化,根据沿线地形特点,路基设计以挖方断面为主,挖方边坡坡率1:0.5,每10米高度设一平台,平台宽2米,对高度在30米以上的边坡设计中考虑了采用锚喷混凝土的方法进行防护。路基开挖后,边坡总体上较为稳定,岩层多为水平产状,基本无顺层情况,对边坡稳定较为有利。但岩体裂隙发育,开挖形成的坡面很破碎,极易落石。且石质多为变质岩,暴露失水后表面呈粉末状。这样一种情况下原设计中考虑的锚喷防护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保护坡面,阻止风化,避免由于风化的逐步严重而造成边坡失稳,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部分边坡采取生态防护的形式。

3、二、生态防护段落划分通过对全线所有已开挖路段(项目公路所有需开挖路段均已实施)边坡情况的多次调查,根据其坡面的高度、岩体破碎情况,初步确定对以下两段采用生态防护的形式进行边坡防护。1、K1+028K1+300段,面积5722.84平方米;2、K2+280K2+543段,面积7616.7平方米。两段合计共13339.54平方米。三、施工方案1、本方案的指导原则:依据工程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设计安全、易行的边坡绿化方案,在此前提下,尽力营造良好的近自然植被的边坡景观环境。指导原则的细化:采用木本植物种子繁殖方法,采用团粒喷播植被恢复技术,使用专门的喷播机播种造林。使用抗性强的乡土树种,快速复绿。植

4、物生长后,能融合于当地植物群落中。减少人工痕迹,回归自然。在尽可能情况下,降低项目投资。2、具体方案:根据该三段边坡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植物喷播加柔性主动防护网的综合防护方案。通过主动防护网来防止坡面石块的滚落,通过植被来阻止坡面的风化。(1)、施工顺序坡面清理 铺设金属网安装主动防护网加挂植生带团粒喷播 养护管理(2)、施工措施坡面清理:(不包含修整坡体)清理掉坡面上的危石、浮石、杂草和杂物。敷设金属网:在清理后的坡面敷设上特殊的金属网,并用锚固件固定,在喷播时起到骨架作用,以利于植物生长。安装主动防护网:采用GAR2型钢丝绳网,锚杆长度23米,与植被防护相辅相成,确保不出现坡面石块的滑落。

5、植生带:对于部分区域坡体裂隙发育不好的区域,因原坡面对植物生长也非常不利,这部分要加挂直径5公分以上的植生带。以加厚喷播培养基厚度,从而保障植被恢复效果。团粒喷播:采用高次团粒植被恢复技术,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以及材料,通过特定的施工工艺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土壤培养基,并将这种土壤培养基喷播到坡面上,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采用团粒喷播施工后,能形成耐侵蚀能力强的土壤培养基,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适合植物生长。养护管理:喷播施工结束后,对坡面植物的发芽、生长、防治病虫害等工作进行实施管理。由于当地无霜期较短,为保证坡面植被恢复效果,应尽可能地在春夏季施工,以保证植物完成木质化过程,保障效果。3、植物配置

6、原则: 抗性强。抗旱性、抗病虫害、耐贫瘠等。 乡土树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 采用乔木、灌木、草本相搭配的原则。 使用部分先锋树种。使用豆科类先锋植物树种,因豆科类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在供给宿主植物营养的同时,肥沃土地。本项目计划植被配置为:乔木:刺槐、榆树、盐肤木、火炬树、灌木:紫穗槐、胡枝子、锦鸡儿、丁香、绣线菊、柠条、沙棘四、施工后的验收标准1、喷播面喷播后的土壤培养基因发生了团粒反应,所以在坡面上形成细微的凹凸颗粒,凹凸颗粒有助于吸收雨水,促进植物发芽、生长。另外,由于坡面的土质和施工季节等原因,一部分土壤培养基会出现裂缝现象,只要土壤培养基

7、没有从坡面上完全浮起或脱落,就没有问题,当有降雨时,培养基会膨胀软化,重新帖服在坡面上。2、金属网的埋入程度喷播后,60%70%的金属网应被覆盖,允许有 30%40%的金属网露在喷播土壤层外。3、植物群落的发芽与生长评价坡面绿化与一般的土木工程不同,由于植物生长需要时间,所以不可能在施工结束时,立即得到预期的效果。工程成绩的评判由于植物配置、施工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4、评价时的注意事项:综合考虑植物种类、施工季节、设计的绿化目标等,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方可进行评价。(木本类的发芽需在平均温度为15以上的气温条件下,最低经过3个月方可确认)植物的生长状态由于坡面的朝向、地形、地质、降雨量的不同,早期会出现部分生长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应从坡面总体生长状态来进行评价。应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绿化效果(目标植物群落)的中心主题。应注意控制草本类植物的过度生长。草本类植物的过度生长会导致木本类植物不出苗或出苗差,影响景观效果。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