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352722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解题技巧,过关训练,拓展阅读,历史图片,目标导航,知识要点,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1913年,袁世凯为阻止 控制 ,派人刺杀了 。 2.袁世凯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由于国民党 ,孙中山发动的 最终失败。 3. 年,袁世凯废除了 ,改行 ,规定总统拥有和 一样的权力。,国民党,国会,宋教仁,力量分散,“二次革命”,1914,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皇帝,4. 年5月,袁世凯部分接受了日本提出的 ,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 5.1915年12月,袁世凯 ,自封“中华帝国”皇帝,宣布1916年为 元年。 二、军阀混战 6.袁世凯死后

2、,势力强大的 分化为直、皖、奉三系。 以冯国璋和曹锟 为首,主要势力在 、_,1915,“二十一条”,复辟帝制,洪宪,北洋军阀,直系军阀,直隶,江苏,_、 ;皖系军阀以 为首,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掌握 的实权;奉系军阀以 为首,主要盘踞在 。 7.此后10余年间,大大小小的军阀,在 的扶植下,割据一方,为了争夺地盘和政权,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 。,江西,湖北,段祺瑞,张作霖,东北,帝国主义,深重的灾难,难点:袁世凯的复辟之所以迅速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称帝之举倒行逆施,是历史的倒退,得不到全国的认可。 易混淆:谋害宋教仁、解散国会、废

3、除临时约法、改行中华民国约法、扩大总统权力、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甚至复辟称帝,袁世凯这一系列的行径的目的都是为了破坏民主共和,最终实现自己的专制独裁统治。,难点释疑,历史照片,宋教仁,袁世凯称帝,军阀割据示意图,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解题技巧,D,正确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

4、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这里“巨变”指的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造成一定冲击。但帝国主义很快扶植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因此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D。,一、单项选择题 1.宋教仁南下布置各省选举事宜时说:“为今之计,须亟组织完善政府,欲完善政府,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若得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通过这段话,可以判断袁世凯策划刺杀宋教仁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临时大

5、总统的位置 B.宋教仁力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 C.宋教仁反对复辟 D.宋教仁支持孙中山,过关训练,B,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如此评价袁世凯:他在1898年背叛了改良主义,辛亥革命中背叛了清廷,当了民国总统后背叛了民国。体现袁世凯背叛民国的依据是( ) A.逼迫清帝溥仪 B.向荣禄告密维新派欲图控制慈禧的计划 C.通电赞成共和后,就任临时大总统 D.刺杀宋教仁,解散国会,修改总统选举法,D,3.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了责任内阁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B.安抚民众 C.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保障宪法更好实施,C,4.

6、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该对联讽刺的是( ) A.临时约法的内容 B.清帝退位 C.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5.(原创)某一历史人物的葬礼上,贴着这样一副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该历史人物是( ),A,A,B,C,D,6.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很快就暴露了其意图实行独裁的野心。他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 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连任 废除临时约法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

7、式大总统 下令解散国会 A. B. C. D.,C,7.袁世凯死后,北京的人民依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奸商抬高粮价,大多百姓买不起粮食只能挨饿。这是因为当时的北京处于谁的统治下(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张作霖 D.段祺瑞 8.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这次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是因为( ) A.袁世凯废除了总统制,宣布称帝 B.袁世凯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 C.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D.是革命派的意愿,D,C,9.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

8、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作者旨在( ) A.肯定辛亥革命的功绩 B.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 C.揭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D.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C,10.小明根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19171918年)示意图,绘制了下面的表格。请按提示在题表的、处填写最佳答案( ) A.湖北 皖系军阀 张作霖 B.湖北 滇系军阀 张学良 C.湖南 滇系军阀 张学良 D.湖南 皖系军阀 张作霖,A,11.1915年袁世凯称帝心切,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没有接受的一条是( ) A.承认日本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 B.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

9、期限为99年 C.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D.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D,12.1915年,蔡锷于云南举义时,向滇军将士泣血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从这段话可以得知,蔡锷起义是为了( ) A.夺取大总统的宝座 B.维护民主共和 C.为宋教仁报仇 D.争取云南独立,B,二、综合训练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二、革命

10、以前,满政府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照尊重之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材料二 本大总统深以履行条约,遵守成例,与友邦敦睦为唯一之基础。 “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条约、协约、公约必应恪守,及前政府与外国公司人民所订之正当契约亦当恪守(外国人)已享有之权利并特权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联交谊。” 大总统宣言1913年10月,(1)两则材料中发表宣言的分别是谁? (2)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材料一:孙中山;材料二:袁世凯。,共同之处是:承认以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承认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内容,思考大总统发布这则宣言的原因。,为获取帝国主义列强对其在华独裁的支持。,呜呼!吾民何不幸,而委此国家生命于袁氏哉!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有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国贼。 孙中山讨袁宣言 我的分析:_,拓展阅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