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51768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性文件)危急值培训记录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危急值管理规定,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kang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Doc.Darong Chen,等级医院评审要求 (一)建立并实施“危急值”管理制度,检查要点: 确定“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制定“危急值”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程序 检查方法: 查看资料,询问医、护、技人员各一人。建立“危急值”项目及范围,明确处理“危急值”具体流程,及时进行修订和评估。,(二)危急值报告管理,检查要点: 医技人员应知晓本科室有“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内容 医技人员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并及时报告相关医护人员 保存对所有“危急值”处理的记录,有反馈和改进机制,并

2、有记录。 检查方法: 1、询问3个不同科室3位临床医护人员,知晓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内容,检查方法: 2、模拟考核1名医技人员,根据医院确定的“危急值”项目及范围,抽考1名,重点考核处理流程。 3、查看保存危急值的处理记录,抽查3个临床科室及医技登记“危急值”处理的记录,相关科室有检查和改进措施。,(三)、“危急值”接获管理,检查方法: 1、接获患者“危急值”报告,必须规范、完整、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无误后方可提供相关医师使用 2、接获“危急值”后,有处理的记录 检查要点: 1、模拟考核1位医师。清楚处理流程,实际操作到位。 2、产看接获记录,询问相关医护人员。,

3、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检验科危急值,放射科危急值,(1)大量气胸(60%)。 (2)脑疝及危急生命的脑出血 (3)胃管误入气管 (4)手术后体内残留异物 (5)两肺弥漫性肺水肿 (6)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3.超声科,(1)心包填塞 (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急性二尖瓣腱索断裂 (4)急性心肌梗死 (5)急性人式瓣膜急性机械故障或严重瓣周漏 (6)急性腹腔出血(外伤、肿瘤破裂、宫外孕及

4、黄体破裂) (7)睾丸扭转 (8)胎盘早剥 (9)胎儿心跳停止,4.病理科,(1)标本处理: 送检标本太小,可能影响诊断; 标本袋中未见标本; (2)病理诊断: 病理检查结果是临床医生未能估计到的恶性病变; 恶性肿瘤出现切缘阳性; 常规切片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不一致。,5.内窥镜医生,(1)支气管内异物 (2)急性活动性出血 (3)术中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4)术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SaO290%。且有误吸,窒息情况;有术中辅助呼吸或胸外按压史。,6.心电图室,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快速性房颤伴预激、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博、严重电解质紊乱表现

5、等。,“危急值”报告流程,1.住院患者危急值,打电话报告病区,并记录接电话或接收者姓名。 2.门诊患者危急值,分两种方法进行: (1)检验危急值 由检验医生打电话到开单医生,并作记录。 (2)其它医技科室危急值 检查医生打电话到门诊开单医生,并作记录。 (3)体检中心危急值 打电话报告体检中心主任或护士长并作记录。 (4)特殊情况,通讯失败,报告班组长或科主任。,七、“危急值”接收和处理流程,当检验检查出现“危急值”时,检验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验检查仪器和检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验结果发出。,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后,处理如下: 如果认为该结

6、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如是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报告“危急值”;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人需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登记,病区、急诊科、门诊部及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接收人也需在本科的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登记。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八、质量控制,1.“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应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辅助检查科室和各临床科室应认真落实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等规章制度,力求“危急值”报告准确性; 2.急值”报告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出现“危急值”检验者未报告或及时报告临床,报告后临床联系人未及时通知

7、临床,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给予一定扣奖处理,涉及医疗纠纷的,将参照综合目标责任制的有关条款处理。,我院的危急值管理PDCA,一、方法: 利用2010年化验室数据库,每一月随机选取一日,根据永医字(09.72)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标准筛选需要报告数据。检查病区以及化验室登记本,同时查询原始病历医嘱及病程记录。,2010年第一季度检查46例,其中: 检验科登记报告有18例,漏报28例。漏报率60.9; 病区登记7例,检验科有报告,未登记11例,漏登61.1。 2010年第二季度检查41例,其中: 检验科登记报告有18例,漏报23例。漏报率56.1; 病区登记12例,检验科有报告,未登记6例,漏登

8、33.3。 2010年上半年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汇总: 病区漏报率:(116)/(18+17)=0.486 48.6 检验科登记漏登记率:(2823)/(46+41)=0.586 58.6%,原因分析: 临床医师及检验科医师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检验科电话已经报告临床,临床也进行了处理,但是病历内无记录及分析,登记本无记录 工作太忙,未能很好的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四、整改措施: 1、向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目前危急值管理存在的问题,漏报率的情况通报 2、院周会进行通报。 3、科室内加强危急值管理的执行管理,注重接获管理。 4、医教科加强监管力度,定期组织检查。,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周会记要

9、,2010年5月27日,院周会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 医疗方面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 医疗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要重视两个环节。a 检验科报告值要重复检测一次,同时确保不漏报;b 相关临床科室要认真、及时处理,接电话者要报工号、姓名。,经过上述整改措施实施后,例行2010年下半年危急值漏报率检查情况汇总如下:,2010年第三季度检查50例,其中: 检验科登记报告有35例,漏报15例。漏报率42.9; 病区登记30例,检验科有报告,未登记5例,漏登14.3。 2010年第四季度检查43例,其中: 检验科登记报告有36例,漏报7例。漏报率16.3; 病区登记30例,检验科有报告,未登记6例,漏登

10、16.7。 2010年下半年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及病区检验科危急值漏登记情况汇总: 病区漏登记率:(56)/(3536)0.155 15.5 检验科漏报率:(157)/(50+43)=0.237 23.7%,action 经过以上整改措施,我院危急值检验项目的漏登记率及漏报告率有了一定的下降,通过院周会反馈,以及加强危急值登记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危急值漏报率还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应当通过实施一些控制手段进一步降低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的发生,比如制定更加合理的危急值检验值,拓展危急值界定范围,制定新的流程,考虑引进信息化系统强制程序减少漏洞等。,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我院的危急值管理还是存在

11、漏洞,整改措施(已经反馈给各个科室,请执行): 1、各个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我院的危急值管理制度,认真组织落实。 2、检验科及医技科室针对新的危急值管理制度要认真学习,严格按照危急值管理流程的制度要求去执行。 3、保存好科室危急值“接获”记录,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要认真检查督促、落实危急值的登记,做好危急值接获后的病人管理工作。,4、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针对上述资料,分析原因,结合本科室危急值漏报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查找相关不安全因素,组织科室内针对危急值管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记录。 5、科室内成员(包括医师、护士)要认真领会危急值管理的意义、保证危急值病人的管理及处理,杜绝漏报,延误处理情况,

12、将我院的危急值漏报情况减少到最低,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 6、医技科室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危急值报告情况,并及时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分析,减少漏报率。,同时准备引进检验系统危急值强制报告程序。,等到三月中下旬我们还会组织危急值检查,希望目前的措施有效,使得我院的危急值漏报率大大下降。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危急值管理,危急值管理基本流程,检验科危急值处理,临床危急值报警,临床危急值报警确认,护士接异常检查结果报告后,须立即报告患者的主管医生,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在评估危急值的时候注意一下标本状态。,临床危急值报警不确认返回到检验科,危急值管理设定了临床处理的限制时间,即在检验科电话告知危急值电子信息后,如临床未及时发现、处理,超过设定的时间,检验科相关小组工作站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会再次电话联系相关临床部门,告知有电子信息需要处理。,临床危急值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