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88317282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 没有灵魂领悟5篇4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强调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对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二是不能混乱。当今中国,各种思潮交流激荡,摩擦出各种火花,这虽然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光与暗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在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各种消极落后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正在悄然蔓延,与我们争夺文化阵地的主导权。面对复杂多变的思想文化形势,我国的文艺与社科工作者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服务,要通过创新、为民、务实、引领,树立起积极导向,为我国文化正本清源。时代在变化,文化也

2、需进步。我国虽有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但时移世易,万事万物不可能总以一成不变的道理去解读,文化底蕴赋予我们的应该是延续辉煌的压力而不应该是自傲自满,唯有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才能重续文明辉煌,永葆先进性。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人民,而最终必将归于人民。而唯有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才能保证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所以说,社会主义文化的为民属性不仅是我们的理想追求,更是我国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应该基于实践而反哺实践。脱离实践的创造研究只能是无根之木、浮萍之草。虽能有一时之盛,但难保长久存身。真正的艺术家和

3、科研者从不好高骛远,亦不虚夸逐名。殷鉴不远,纵观青史,虚荣浮夸者只能逞一时之能,唯有务实者才能永垂不朽。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凝心聚力,统一认识,共同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发力之时。文艺与社科工作者必须扛起思想建设的大旗,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将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在全社会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正面导向。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各种“快餐式”文化以各种载体形式出没在我们的周围,诸如金钱万能论、无脑追星族、心灵毒鸡汤等各式各样的思潮正在冲击、改变着我们的“三观”。意识形态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社会正逐渐变得浮躁、肤浅、敷衍。这正

4、是社会主义行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时。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当牢固文化阵地的主导权,在思想文化领域正本清源,在全社会形成正面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2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第四,坚持用明德引

5、领风尚。在新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文化创作应该更科学全面地分析新时代的中国实际,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更准确地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把作品镌刻在人民的口碑上,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创作应该围绕人民立场展开,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

6、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应该以人民为导向进行创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文章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塑造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为增强文化感染力,要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帮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

7、神文化需求,为构建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不竭的文化动力。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据较大篇幅。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的需求也是当前人民群众所急需的精神需求,文化的兴盛离不开每个艺术家和演员的付出,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城市,离不开一些有文化担当的演出场所。首先,要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需要有眼光、有担当的文化工作者。演出“引进来”少不了艺术把关人,应该避免演出唯“洋”是崇的现象。例如,俄罗斯的院团和天鹅湖往往能吸引不少观众,而这些院团水平却是参差不齐,有些与国内院团的水准也相去

8、甚远。如果不加筛选地引入,即便能有一时票房,放之长远也会拉低水平。剧场演出的主体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倘若泥沙俱下、观众缺乏必要的鉴别力,就容易导致演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因此挑选一批能够把艺术的美完整表现出来的演员和工作者是前提,这会直接决定公众对其的第一印象。其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最有效途径是构建覆盖全社会、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属性。公益性,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基本性,就是政府提供的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服务,而不

9、是所有文化服务;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城市乡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地域民族,都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性,就是公共文化设施网点化,做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必须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最后,要与群众对接,理解群众的切实需要,要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一些地区意识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聆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正盘活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不忘引导群众,提升群众的自身修养,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等,让更多的“送文化下乡”、“送书下乡”、“送

10、科技下乡”活动真正走入到群众身边、家中。也通过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影响基层群众,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增强基层群众向心力和凝聚力。4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上发表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

11、强大精神激励。伟大的新中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经历了不平凡的70年,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们党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和打压,我们逆势而上,在国际舞台逐步站稳脚跟;经历文化大革命,我们党及时发现问题,把中国的发展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们不断向实现中国百年梦想而奋进,也使我们国家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这一切,都源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不断的探索,源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的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注定是不平凡

12、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取得了五四运动的胜利,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围剿和压迫,成立了新中国。这是共产党人坚持探索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成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40年的不断探索和伟大实践,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13、。4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展中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伟大的中国梦在一步一步实现。5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指导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虽然我不是文艺工作者,也不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是一名奋战在基层的人

14、防工作者,但我仍受益良多。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结合日常工作,谈谈我的认识和想法。一是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也让不良文化和负面情绪侵蚀我们的内心,容易造成理想信念缺失,滋生享乐主义、虚荣心理和拜金思想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15、,孕育了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我们要以史为鉴,同历史对话,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前,面向未来。二是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命题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切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和使命,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贴近群众,

16、在行动上依靠群众,把工作做细做实。三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国家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亦是如此,人生而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紧迫感,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处于何岗位,我们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