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335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管理与养生,辛杰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要能做到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五行图与四时养生,肺 大肠,肾 膀胱,肝 胆,胃 脾,心脏 小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情志致病,内伤五脏,气血不和,阴阳失调,黄帝内经上记载着黄帝与岐伯的一段对话,黄帝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古代称“道生”、“摄生”、“养性”等,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调理和锻炼,从而达到气血通畅、阴阳调和、形神兼修、内壮外强、延年益寿的目的。,一看八宝山 二看井冈山 三看普陀山,养生的方法,养心 养德 养神 养行 食养 药养 术养,智商,财商,逆境商,心商,情商,灰暗的心理是心理健康的大敌,忧心忡忡、悲凉寂寞、饮恨抱怨以及为名利、功过等而动辄雷霆大发或萎靡压抑等,是导致损寿致衰和疾病勃发的主要原因。只有愉悦精神,祛病健身,才能感受到清新自然的生命之力的超然神韵。,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么?佛

3、是心。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吃饱吃好养形态,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晨韵之二,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章下,厚味伤人无所知 能甘淡薄是吾师 明谦启敬修龄要旨,泰山日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春秋老子老子八十章,稳如泰山,心斋,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注释:凝寂虚无,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孔明的心境

4、就叫做“心斋”,三宝,慈 俭 不敢为天下先,可以做如下解读: 责勿太严,教勿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修已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八大禅语,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不苟,何惧君王!,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身重于物”的名利观,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李斯的老师荀子告诫他“物忌太盛” 金

5、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 战国名士范蠡其一生位高人臣而归隐,富可敌国却不忘为民,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名利观,才得以成为后人尊敬的典范。,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谦卦,养生的方法,养心 养德 养神 养行 食养 药养 术养,论语与养生,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 心胸豁达,不嫉妒,不贪求 安贫乐道,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

6、戚 培养兴趣,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1,2,3,4,五曰考终命(尚书洪范),5,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中国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寿命与地位财富无关。,长寿的因和缘,养生的方法,养心 养德 养神 养行 食养 药养 术养,养生对象,清心静神,“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静心养神可以使正气充聚而不散乱,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即使有很强的致病因素,也不易罹患疾病,清静养神的方法,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 人为地过度地压抑思想 毫

7、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清静养神的方法,庄子庚桑楚篇中指出: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容易扰乱人的意志; 容、动、色、理、气、意六者,容易束缚人的心灵; 恶、欲、喜、怒、哀、乐六者,容易影响人的品德; 去、就、取、予、知、能六者,容易阻塞人的大道。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不为也。”,养生应注重调摄精神,吐纳法,用鼻轻轻地吸一口气,意想纳入全宇宙一切轻灵之气;用口慢慢地呼一口气,意想吐出全身心所有秽浊之物。一吸一呼为一次,可反复吐纳36次。环境宜清新而宁静,意念宜轻巧而淡雅。只要方法得当,一般在一月之内可获神清气爽之效。,观想法,或站或坐或卧均可,闭目观想

8、:(1)青山绿水;(2)红日白雪;(3)丝路花雨;(4)仙鹤寿龟。四种良性意境,分别观想三分钟。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随机分散安排。,使人的内部微循环处于更深层次,身体内外达到平衡, 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体内分泌,微循环处于最佳状态 致心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 打坐入静,不仅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而且还可得到内证法乐的身心愉悦。 可以使精神高度放松,达到恬淡虚无,心无罣碍;也可以使精神高度集中,用意念力运化身心,自度一

9、切苦厄。 若能如法打坐,每日坚持,精进不懈,小则康强身体,祛病延年;大则开发潜能,弥纶天地。,打坐,养生的方法,养心 养德 养神 养行 食养 药养 术养,养神之道贵在 “静”,“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头脑“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 曹庭栋老老恒言,心神宜相对静,心神不用不动固属于静,但动而不妄动,用而不过,专而不乱,同样具有静的含义,运 动 养 生,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互配合的保健活动 包括:太极拳、气功、易筋经等 注意事项: 一定要有好老师手把手带 刚开始练功时,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内劲”,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过劳过逸,劳逸结

10、合,起居有常,“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 保生要录,晨韵之一,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 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 莫大愁忧、莫大哀思。 南梁陶弘景养命延性录教戒篇,起居,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必须动中寓静、动静结合、动而中节,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重视“中庸”,重视“中节”在养生学中的体现,它表达了古代学者对哲学范畴的“度”的深邃的把握,是符合辩证法的,养生须动而中节,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

11、於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养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生活起居,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舒缓形体,呼吸新鲜空气,注意保暖(春捂);春在五行中属木,与人体肝脏相应,肝主疏泻,怒伤肝,故在春季要养肝,要精神愉快,乐观; 饮食:以养胃气为本,清淡为主,宜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洩,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养生:万物繁荣茂盛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交合

12、。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养生要保存体力,要防暑;起居:晚睡早起,与日同兴,睡午觉避暑气;身体和精神调节:夏属火,与心相应,火伤心,因此要重视心神调养,要防心“火”。所谓“心静自然凉”。 饮食:宜清淡,凉爽利水食物,多瓜果。,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洩,奉藏者少。 秋季养生:气候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万物收获的季节。 起居: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养秋收之气。身体精神调节:秋属金主肺,忧伤肺,故应培养乐观情绪,秋高气爽,宜于登高望远,使人心旷神怡。饮食:防燥

13、,多果蔬、酸、少食葱、姜、蒜等。,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洩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养生:天寒地冻,万物凋零,是收敛闭藏的季节,逆之则伤肾。养生宜避寒就温,预防寒冻; 起居:早睡晚起,衣着暖身,睡前热水洗脚,以利睡眠。身体和精神调节:安静自如,恬淡节欲,养精蓄锐,保养阴气; 饮食:要滋阴补阳,宜温补,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虾等食品。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了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样,保持生命的规律。,春季养肝,多运动,宜清淡; 夏季养心,多调节,宜清凉;

14、 秋季养肺,多乐观,宜果蔬; 冬季养肾,多养精,宜温补。,四时养生须知,人体各器官修补时间:,1、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 时应安静或听音乐 。 2、晚间11-凌晨1点,肝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3、凌晨1-3点,胆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4、凌晨3-5点,肺排毒。,5、凌晨5-7点,大肠排毒,应排便。 6、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 应吃早餐。疗病 者在点半前, 养生者在点半前。 7、晚12点至凌晨点,为脊椎造血 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8、晚上10点至凌晨2点,皮肤排毒。,养生的方法,养心 养德 养神 养行 食养 药养 术养,古代食物养生经,饮食勿偏 “凡所好

15、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 食宜清淡 “味薄神魂自安”;饮食要“去肥浓,节酸咸”;“薄滋味养血气”。 饮食有时 “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食味调和,百病不生。” 适温而食 “食宜温暖,不可寒冷”;“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 食要限量 “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食宜缓细 “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 进食专心 “食不语,寝不言”。有利于胃纳消化。 怒后勿食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

16、态于保健有大益。 选食宜慎 “诸肉臭败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煮肉不变色者不可食。” 餐后保健 “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美国时代杂志建议的10大食品,番茄、(含丰富的维生素C,是防癌抗癌的首选果蔬之一,但单吃番茄并不能抑制前列腺癌,必须与维E一起服用。所以喝茄汁最好加一颗维E胶丸,或吃大豆、谷类、绿色蔬菜、小麦胚芽等含维E的食物。 菠菜(预防心血管疾病,夜盲症)、 花生杏仁等坚果防心脏病(花生要适量,不要过度,脾胃弱者不宜吃,淤肿或伤口化脓者不宜吃)、 花椰菜(防乳腺癌、胃癌、直肠癌)、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可减肥、降血压、胆固醇)、 鲑鱼(防脑部老化,老年痴呆症)、(每周应食23次鱼类或其他水产品,鱼肉含丰富氨基酸,磷、硒、钙等矿物质) 蓝莓、 大蒜(清血、降胆固醇、防心脏病)、 绿茶(降低患胃癌、肝癌、食道癌、心脏病概率。心脏病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