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4612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1)、教材内容编排与学生现实的基础知识储备间存在的矛盾。 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的案例共有14个,要分析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生必须对这些具体区域的基本地理知识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作为教材编写者,他们认为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区域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所以教材并没有也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去重述相关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必修3”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案例:能源资源的开发,一、地理必修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不同版本教材对案例的编选与教师的教学选择存在矛盾 A、教材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人教版

2、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来阐述的;湘教版是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入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的命题来概述的。 B、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却往往出现不同的案例。例如:人教版是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来阐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而湘教版是以德国鲁尔区作为案例来阐述的。 C、必修1、2主要是地理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习,老师在教学处理上还相对容易,而必修3各种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方式存在差异,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上则更显困难。,一、地理必修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教材的教学

3、与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评价之间达成协调存在挑战 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了整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但在具体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中始终还是很多教师面临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地理必修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新课教学与复习课教学如何把握的问题。 在高二新课教学中对案例教学的处理。 在高二文科班复习中如何对必修三的案例进行教学?,高二新授课:流域的综合开发,高二复习课:流域的综合开发,一、地理必修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作好案例教学

4、的知识铺垫 一是知识铺垫应该与教材本身内容有机结合,把握好补充的时机。 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填中国和世界地理空白图) A铺垫的内容有利于地理“必修3”的整体教学。(中国地理知识可以安排在长三角和松嫩平原比较之前) B铺垫内容本身就是对教材中知识的有力佐证。(我国东部气候特点可安排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之前),教学案例: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二、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的探究,(2)案例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各种版本教材和不同案例时,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各种教材中的所有案例拿出来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

5、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养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作为老师要注重知识点的地方化,突出地理教学的地方特色。 A注重学生对地理分析方法的掌握教学 B加强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苏州现在还是“鱼米之乡”吗?,二、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的探究,用案例作为分析问题的素材,从中归纳出理论、学会方法、注重迁移,教科书要充实那些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本质性的知识,使学生得以借助通过精选的材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主动学习、探究和归纳推理,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样让学生学到的是学科的系统思想

6、而不是系统材料,使他们能够学得透彻,领会深入,掌握牢固,学以致用。,在教学设计的思想上注重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用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与学生交流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地方性特色:,首先,要对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要了解和掌握,做到全面、具体、深入。 其次,要对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使之更具有资源性、地理性、趣味性。 第三,引用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还要与时俱进,使之不断地完善、更新、升级。 第四,课堂教学中运用地方乡土地理资源要适时适量,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兴奋点和闪光点。 第五,运用乡土地理资源时还要了解学生知识背景,要力求

7、做到“就近原则”和“层次相符”。 第六,异地上课的老师在运用当地乡土地理资料时,要注意准确性、代表性。,必修3主案例与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主案例:分析问题的基础。边叙边析。 拓展案例:减少单一案例的局限性,提供“迁移”的平台。 示范性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现象(个),问题(类),方法意识,案例材料,案例所蕴含的方法,案例的呈现和使用,问题意识,迁移意识,明晰的结论和方法,学以致用,(3)地理必修3教学中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

8、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一节,就引用了苏州与大理两地的案例进行教学。,从“鱼米之乡”到“风花雪月”之地,二、对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策略的探究,教材中的“问题研究” 畅想式问题 热点或焦点问题 国家建设问题,教材中的“活动”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思考”,教材文本的叙事逻辑,显性探究,隐性探究,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必修3各章问题研究及其实施要点,把“问题研究”当成常规课来“讲”。,根本不组织研究。,“问题研究”中的问题,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1、开放教学内容,使“问

9、题研究”课更具生活化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城市与城市化一章后教材所安排的“问题研究”课是“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前开展地理调查活动(每个同学所住的小区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家庭收入的高低、父母买房主要的考虑因素、所住小区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工厂的距离、是高级住宅区还是低级住宅区等),弄清在城市选择居住区的相关因素,使教学内容更加开放,使学生产生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获取、筛选、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科学阐述地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2、放开教学方法 ,使“问题研究”课更具挑战

10、性 例如,在进行“绿色食品知多少”这一“问题研究”课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如何辨别绿色食品,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然后分组进行各自的研究任务: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人们了解绿色食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苏州市场上常见的绿色食品有哪些?生产绿色食品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降低绿色食品的成本,使之成为大众消费得起的食品?如何防止绿色食品假冒伪劣问题的出现?学生首先开始进行组内讨论,再向其他小组汇报一下本组的讨论情况。接着教师就让全班学生对各小组的每种情况进行评论,从而确定正确结论。最后由学生对问题和结论分别进行比较,得出最佳小组。,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3、实现探索发现、自主发

11、展与交流合作,使“问题研究”课更具实效性 在进行“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这一问题研究课时,为了更好研究这一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立了一些子问题进行研究学习。于是在各学生的提议及教师的补充和归纳下,形成了“南极洲水资源状况及原因”、“沙特阿拉伯目前缺水情况及原因”、“沙特阿拉伯目前解决措施及局限性”、“南极洲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的路线选择”、“从南极运输冰山到沙特阿拉伯沿途的影响因素”等子问题。围绕这些子问题,然后各个子问题小组分别来说明研究的结果。虽然同学们所表达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有的甚至有点幼稚和错误,但对问题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理解使地理“问题研究”课更具实效性。,

12、利用原有案例: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二、加强教师对活动的有效调控,变老师“主导”为“指导” 1、 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选题 例如,在人教版“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湿地”这一“问题研究”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使用这一问题,而是指导学生从所在苏州的太湖这一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作为问题研究的方。从太湖的自然特点、太湖的功能、太湖缩小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太湖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条件,太湖这一湿地资源具有什么生态功能和对太湖湿地的保护措施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视频,介绍太湖资源概况;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在开放的情境中收集太湖平原近年来出现

13、的水荒和水污染的各类资料和水灾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动机。最终确定研究大家共同的研究选题“太湖苏州未来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替换原有案例: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2、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指导学生探索发现 例如,在对“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的问题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第一小组围绕“旅游名城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第二小组围绕“苏州生态农业怎样发展”进行研究;第三小组围绕“苏州高新工业怎样发展” 进行研究;第四小组围绕“苏州交通问题如何改善”进行研究;第五小组围绕“吃在苏州苏州名小吃的发展之路”问题进行研究。当学生以

14、合作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时,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小组共同目标,分享学习资料,协助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分担相应的责任,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注重启发思路、提供线索,而不是把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改编原有案例:苏州城为什么越来越热?,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3、通过交流、研讨,指导学生表达活动结果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5个研究小组在组内进行初步交流的基础上,将研究收获归纳整理,形成书面和口头材料,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通过交流、研讨与他人共享成果。但这些成果和认识会有片面的或不正确的,必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因此,在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我的家乡怎样发展”各方面发展问题(旅游,农业,工业,交通,文化)和开发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爱我苏州”的观念并内化为行动。,重新组织原有案例:南水北调怎么调?,三、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的教学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